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大东公安前端警务让平安可感可触

2023-09-22 14:53:47 来源:法治日报社区版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烦心事、关心事”,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更安全、更舒心。今年以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创新推行“前端警务”模式,以实际行动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前端警务”创建和谐

近日,大东公安分局洮昌派出所第一警务区民警杨朝旭在走访时,发现辖区一老旧小区刚刚改造粉刷后的墙面上被喷上了广告。“小杨警官,这也太坑人了。”“这刚刷好的,谁这么缺德。”

杨朝旭摸排了10天的监控,锁定了喷绘的男子,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感化,该男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随后,男子历时半个月,将10栋楼、144个单元、1500层楼的墙面全部重新粉刷。

这是大东公安分局前端警务模式全面推广以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工作中,大东公安分局警务区民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持每天会同社区干事、网格员、志愿者,本着“多想一点、多问一句、多做一步”的工作理念,全力提升化解率,提高基层治理成效。

同时,大东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划分67个警务区,张贴民警亮相板134个,发放警民联系卡20余万张,设置6个前端警务联勤岗,让群众时刻找得着、看得见民警。

“小事小案”件件用心

不久前,一名群众到大东区小北手机市场前端警务联勤岗求助,称他的手机在本市和平区遗失,定位软件显示在小北手机市场出现过,民警走访了多家商户,但都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随后,民警赶到和平区遗失手机处调取附近监控录像,最终找到了拾取手机的人,当日便将手机交还给失主。

“老百姓的钱、物,无论是被盗还是遗失,哪怕损失再小,也贴近民生、关乎民利。”大东公安分局局长朴昌龙说。

大东公安分局将遗失、求助警情作为第一警务,努力挽回损失,全力为民解忧。今年上半年,共帮扶救助群众298人次、找回各类遗失物品576件,直接或间接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0余万元。

“警官,我的电动自行车被盗了,这可怎么办啊。”近日,大东区居民刘先生通过前端警务联系卡向派出所报警,称其电动自行车被盗。接警后,辖区派出所立即组织民警开展工作,并在大东公安分局多警种部门的指导配合下,成功锁定嫌疑人身份。5小时后,犯罪嫌疑人被民警抓获,并将查获的被盗电动自行车及时交还刘先生。

大东公安分局深度整合各警种职能,加大对群众最关切的民生案件的侦办力度,保持高压打击,今年6月至今辖区扒窃案件“零发生”,今年以来扒窃案件100%告破。

“围炉夜话”共叙幸福

“大姨,我是洮昌派出所的,您加我微信,以后有公安业务要咨询、有困难要帮助,或者有什么意见建议,随时联系我。”“你不是管我们这片的小赵嘛,小卖店门口的公示板上有你电话,我之前存了……”

傍晚时分,公园里、马路边、树荫下,一道道风“警”别样亮眼,公安民警和百姓聊天、谈心,有说有笑,这是大东分局开展的“围炉夜话”警民交流活动。

活动中,民警主动与群众“做朋友”“走亲戚”“听建议”“话平安”,从百姓的角度来思考公安基础工作如何开展,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姜警官你好,一名自称上海的警察给我打电话,称有人拿我身份证办银行卡骗了280多万元……你看我这个事怎么办好?”晚上9点多,民警姜广鑫接到了居民王大姐发来的微信,他赶快回电话进行劝止,并登门走访核实,确认王大姐没转账才放心。

在精准预警、及时劝阻的同时,大东公安分局还精心制作20余部反诈短视频,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并依托大东门派出所、洮昌派出所两个反诈教育基地开放警营请群众来参观学习。机关警种、派出所警力进医院学校、公园市场、街面商户反复进行反诈宣传,着力提升群众的反诈意识。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