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2024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2025-01-24 15:53:2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2024年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核心阅读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前主体任务平均完成率超过70%,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快提升,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国资监管效能明显提高,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活力有效激发。

□ 本报记者 李立娟

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

深入实施央企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AI+”专项行动……

2024年,中央企业的资产规模突破了90万亿元,同比增长5.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这一出色的成绩,表明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中央企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用四句话来概括: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进的特征进一步显现;新的动能进一步增强。

战新产业发展厚积成势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中央企业的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

“2024年进一步加力提速,全年中央企业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提升了4.2个百分点,推动战新产业发展厚积成势。”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说。

央企战新产业的规模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要领域营收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占全国比重达到53%;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75万辆,同比增长83%。

央企加力布局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比如发布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自主研发生产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产业链韧性显著提升。

同时,中央企业也深刻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戴希表示,在产业链补短锻长方面,尤其注重加强同各类企业的协同合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国和一号”产业链近60家民营企业完成整机设备的国产化研制,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带动轨道交通产业链500多家地方企业共同打造株洲、青岛双产业集群。

央企坚持“两端发力”,以进促稳,通过发展战新产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央企“AI+”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发布了“九天”“星辰”等通用大模型和一批行业大模型。推动AI在健康、建筑、冶金等12个重点行业、40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也在加快推进,全年打造智能工厂120个,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实现连续满负荷生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增长动能。

发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强引擎、硬支撑作用,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互利合作、融通发展。“我们启动了央企战新产业‘百大工程’,首批137个项目涵盖9个领域的关键环节,全年共组织了19场产业链共链行动专题活动,累计向全社会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超过4600项。”戴希说。

重组整合取得积极进展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部署,扎实推进重组整合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说。

一方面,有序开展新央企组建,着眼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完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着眼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整合央地优势资源,组建成立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完成爱达邮轮公司资源整合,实现中央企业邮轮运营平台公司高质量起步;推动重要矿产资源领域整合,持续增强我国重要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重要领域,组织推动了12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有效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林庆苗表示,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减少行业内卷,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进一步强化整合融合,推动从资产合向业务合、人心合、文化合转变,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国资监管效能明显提高

国企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

袁野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前主体任务平均完成率超过70%,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快提升,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国资监管效能明显提高,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活力有效激发。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林庆苗说,通过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激活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潜能、提升了国有资产的监管效能。

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了活力效率的有效提升。比如,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地落细,明确以“科学、理性、高效”为核心的董事会建设目标。同时,针对承担科技攻关、产业升级、战略投资任务较重的企业,探索实施差异化管理。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价值创造、管理提升、品牌引领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一批企业加快迈向现代新国企。再如,推动三项制度改革持续走深走实,98%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提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比例,中央企业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超过6%,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是把握‘放得活’与‘管得住’的关系,既把该放的放到位、充分激发活力,又把该管的管住管好、牢牢守住底线。”林庆苗说,具体来讲,积极推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出台25个行业的针对性考核实施方案,2024年度对中央企业的考核指标中,个性化指标占到77%,导向更鲜明,激励也更精准。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持续完善司库、产权登记、薪酬管理等系统,加快实现对企业重要数据的在线监管,同时加强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企业内部监督的贯通协同,充分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优势,最大限度形成工作合力。

林庆苗表示,“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我们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对照任务、压实责任,聚焦重点、全力攻坚,在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国资监管效能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