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杭州西湖区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2024-12-24 18:18:45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政府部门管住风险 市场主体舒心经营

杭州西湖区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促发展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何振球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促成政府与市场的高效互动、如何促使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始终保持在“法治轨道上”并落实监管,是激发经济发展整体活力、维护社会运行健康有序的重要内容。

秉持“民呼我为”理念,对标“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以浙江省作为全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的契机,充分发扬西湖区作为数字经济强区、科教文创高地的科技创新力,深化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新实践,将改革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创新推出“你好,创业者”预约式指导服务等应用场景,开创“互动治理型”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努力实现“政府部门管住风险、市场主体舒心经营”的双向奔赴,不断形成更多有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用好数智赋能

打造“预约指导”创新平台

近年来,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所带来的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新变化,融入“民呼我为·西湖码”综合应用,创新“你好,创业者”预约式指导服务西湖模式,构建“互动治理型”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

“你好,创业者”旨在为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者提供预约式指导服务,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经营者通过应用提报预约,触发基层“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各其他驻地执法部门力量)提供精准服务,形成“需求上报→分析研判→精准指派→高效反馈”的全流程指挥联动处置机制,帮助经营者规避违法风险,降低行政执法成本。

丰富互动形式

提质“优化服务”实景体验

在推进“互动治理型”优化营商环境新实践中,西湖区不仅通过创新推出“你好,创业者”等互动载体进行数智赋能,而且秉承“枫桥式”工作理念,整合挖潜区域资源,丰富互动形式,以“一镇街·一品牌”创新提质“互动治理型”执法服务实景体验。

改革以来,西湖区推出北山街道“星链式”服务站、双浦镇“片区式”管理站等实景空间站点,并在热点街区、园区、景区等感受市场体温的第一线,开启翠苑街道文一路“民呼我为”特色街区、灵隐街道青芝坞商业街区、古荡街道天目里国际街区、三墩镇厚仁商业街、西溪街道文二菜市、蒋村街道三深国际园区、转塘街道龙坞茶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市场应用空间新场景,将综合执法服务推向市民百姓以及广大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第一线。

在“硬件空间”实景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优化服务运行机制的模式场景创新。古荡街道围绕共享单车管理难点,创新“政企共治模式”,提升街面管理效能,节省企业运行成本;蒋村街道充分发挥楼宇“执法员+企服员+网格员”的“三员共助”作用,组团式上门开展企业合规指导,推动楼宇经济“微单元”释放改革发展“大活力”;文新街道紧盯基层运行中的各项具体事务,创新编制基层事务清单,实现“清单减负”与“按单赋能”的倍增效应;留下街道打造“一车五人”(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交警+机动力量)作战单元……多样化的实景创新,让执法质效提升与社会市场端更加紧密联动。

注重成效评价

集聚“企呼我为”改革智慧

改革的最终成效还是来自社会市场端的口碑评价。在改革过程中,西湖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坚持开门办改革 一线听声接地气”的务实工作态度,推进企业等市场主体更多参与支持改革、建言献策改革。今年以来,西湖区举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创新实践助力“为企办实事”专题比武、涉企行政执法监管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活动,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高校学者、研究人才等作为“助企执法改革体验官”,通过参会交流、调研建议等方式为改革集聚“企呼我为”的智慧和力量。

改革是前进的必由之路。西湖区将紧盯改革成果是否管用好用,继续发扬“永立首善志、勇攀新高峰”的首善之区意志品质,进一步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出更多“互动治理型”优化营商环境的好场景好应用,总结更多有西湖特色的改革成果,全力彰显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首善风采,为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为杭州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更多西湖力量。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