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一揽子增量政策将持续释放工业产业升级动力
□ 本报记者 刘欣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31个省(区、市)和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增长面均超九成,工业投资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配套齐全、综合制造成本较低的全球竞争优势没有改变,推动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尤其是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实施,将持续释放产业升级的动力、居民消费的潜力、经营主体的活力。“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多做贡献。”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据赵志国介绍,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当、同向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积极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实落地,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31.8%。
重点行业、地区贡献突出。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挥工业大省、大市关键支撑作用,电子、有色、化工、汽车四个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九个工业大省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郑州、绍兴、温州、合肥等工业大市实现两位数增长。
此外,发展动能持续累积。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等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在稳增长、扩需求、增动能、优环境方面下更大功夫。深入推进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实施。支持工业大省、工业大市巩固优势、勇挑大梁。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智能家居家电消费推广力度,协同各地加快落实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政策。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进降低企业成本,深入开展服务中小企业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行业引导,加强标准质量引领、增强行业自律,积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问题诉求,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以来持续加强政策供给,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锻造产业绿色竞争优势。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工业节能降碳持续推进。
今年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过50%。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17亿吨,预计全年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4%。绿色发展动能加快培育,目前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预计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近万亿元,1月至9月新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75.9%。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陶青表示。
例如,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加强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发布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加快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加强综合利用政策的预研储备,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并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
深化产融合作促进科技创新
深化产融合作是加快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据陶青介绍,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创新开展产融合作,强化对“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融资保障,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有力支持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万亿元。平台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金融服务,设立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等24个特色专区,汇聚34.58万家优质企业、2965家金融机构、741项金融产品,助企融资约10018亿元。今年以来,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40.7%。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150多家头部金融机构,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260个项目搭建了路演对接平台,股权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近20%的企业估值翻倍,正在积极筹划首发上市。
携手金融机构聚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合作的金融机构涵盖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种类型,针对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了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工业数转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以及“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金融组合模式。建成了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推动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开展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促成意向融资金额超过千亿元。
陶青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抓紧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聚焦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大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政策性金融等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推进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加数字赋能。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