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东明
□ 《法制与新闻》记者 黄浩栋
“违法必然受罚,但可以通过整改和努力修复信用,建议你们通过‘一网通办’,在线上申请‘法治体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近日,上海市杨浦区统计局向某工程建筑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还一并提供了《信用修复告知书》《法治体检申请告知书》。“‘三书同达’彰显了执法温度,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为有效回应企业迫切诉求,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服务、引导、规范、治理等功能,今年7月,杨浦区全面推广涉企“三书同达”新模式,“三书”即《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法治体检申请告知书》,被企业誉为“三剂良方”。
记者了解到,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向被处罚企业送达《法治体检申请告知书》,告知企业“法治体检”申请路径,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填写并提交企业自评表提出申请。杨浦区法律服务志愿团收到申请后,将研判预警企业在法人治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领域法律风险,形成“法治体检”报告,并直接线上向企业反馈运行管理方面的合法合理性建议。
《信用修复告知书》则及时告知企业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途径、修复流程等内容,加强信用修复源头温馨提示。同时依托“杨浦区公共信用信息修复‘一件事’”以及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一站式指导因行政处罚失信的企业及时摘掉“失信标签”。
“提前发现‘隐患’、及时去除‘病灶’、帮助企业‘康复’,‘三书同达’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服务闭环,鼓励执法人员成为企业发展的‘全科医生’。”杨浦区司法局执法监督科科长王雅男说,为此杨浦区坚持定期开展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培训,努力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质效。
此外,杨浦区还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各行政执法机关针对企业具体违法行为与相关法律风险,视情制发《企业合规建议书》,加大政策辅导、规劝提醒等行政指导力度,帮助企业规避常见的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并非执法的终点,而是服务企业的起点。涉企行政执法需要力度,更需要温度。”杨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远见说,“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全面地聚焦市场需求,回应企业关切,全面发挥‘三书同达’的制度优势,打造更有温度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