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推动我国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024-10-11 13:56:3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推动我国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基本实现矿山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全量汇总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6%和31.9%,较大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和28.7%,重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6.7%和80%,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 本报记者 刘欣

矿山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记者近日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获悉,今年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全力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的细化落实,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为抓手,以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载体,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韬介绍说,今年以来,全国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6%和31.9%,较大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和28.7%,重大及以上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6.7%和80%,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推动八条硬措施硬落实

今年1月1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提出“八条硬措施”,直击当前矿山安全生产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察司副司长朱林表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督促推动“八条硬措施”硬落实。

在强化宣贯培训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中央党校等部门举办了“全国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视频培训班”,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人员1.3万余人参加培训,70余万人通过网络进行了自学。同时,带动各地分级开展全覆盖专题宣讲培训,并纳入矿山安全“逢查必考”重要内容。

在组织专项活动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组织开展“学铁规、明责任、硬落实、保安全”专项活动,细化了7个方面50项任务清单,推动各地通过宣贯引导、监督检查、打非治违、超前治灾、隐患清零、能力提升、警示教育等工作,狠抓落实。

在开展专项督导方面,从7月上旬开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抽调130余名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和行业专家,组成15个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全国24个产煤地区“八条硬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覆盖专项监督检查,共抽查煤矿99处,发现问题隐患3600余条,曝光典型案例26个,对发现的问题逐省区进行通报,并印发督促整改建议函。

在推进隐患排查方面,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严厉查处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强力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和动态清零。截至8月底,全国共查出煤矿重大事故隐患4502条,其中企业自查上报2403条、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通过日常执法查出1421条,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开展山西、黑龙江重点督导查出678条。

部署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今年3月1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召开专题动员部署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朱林介绍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总体工作安排,聚焦《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重点任务,统筹“八条硬措施”硬落实各项工作,一体推进贯彻落实,着力整治矿山安全生产领域根本性、“老大难”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攻坚任务进一步明确。推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立足本地区矿山安全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编制完善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据统计,全国共编制各级方案15216个,其中省级方案41个、市级方案392个、县级方案1915个、矿山企业方案12868个。

隐患排查进一步深化。基本实现矿山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全量汇总,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验收“一件事”全链条闭环,确保整改销号。

监测预警进一步强化。加快矿山重大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信息联网建设。截至目前,已实现2592处井工煤矿的水害监测数据、217处现状高度150米以上露天煤矿的边坡监测数据,以及3593座尾矿库的在线监测数据接入国家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矿山“三个一批”(即淘汰退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提升工程稳步推进。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广西、贵州、云南、新疆等8个重点省区共淘汰退出非煤矿山353座,闭库销号尾矿库273座,关闭独立选厂93座,整合重组非煤矿山140座。

“通过扎实推进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打非治违、隐蔽工作面清理等活动,全国矿山事故起数和遇难人数均呈下降趋势,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反弹的势头。”朱林说。

制定21项矿山安全标准

“标准是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在推进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体伟介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健全标准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方面开展了诸多重点工作。

自2023年8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矿山安全行业标准代号KA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按照需求导向、急用先行、整合资源、系统推进的原则,聚焦矿山重大灾害防治、矿山安全科技、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下达了《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大纲》《煤矿水害防治》《露天煤矿边坡安全管理技术规范》等65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印发了《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等21项行业亟须的矿山安全标准。

“目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正在征集、研究2024年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计划,这项工作完成以后,将面向社会正式公开发布。”黄体伟说。

记者了解到,为建立健全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于今年4月组建了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12个分技术委员会,由283名委员组成,具体负责矿山安全标准组织起草、技术审查、征求意见、宣传培训、外文版翻译等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基本构建了覆盖矿山安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工作技术支撑体系。

“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KA标准属于矿山安全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法定必须执行的行业标准。”黄体伟说,矿山安全领域的矿山企业以及相关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灾害等级鉴定、技术服务等矿山安全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将KA标准作为监管监察执法的重要依据。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