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化”助力沈阳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2024-09-13 16:11:34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智能化 人性化 规范化 法治化

“四化”助力沈阳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 本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一台车辆装载易扬尘物料,存在未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行为,被公安机关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信息共享的监控摄像头抓拍下来,这些执法人员非现场取证的相关照片证据被移送至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铁西区分局。执法部门根据这些照片,对当事人崔某某违法行为依法处罚。

这是辽宁省沈阳市城管执法部门通过科技手段非现场取证的一个鲜活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文件要求,在沈阳市司法局的指导下,我们立足城管执法工作实际,通过执法办案智能化、执法服务人性化、执法监督规范化、执法全程法治化等举措,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各项任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法治政府建设增色添彩。”沈阳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袁斌介绍说。

数字赋能 执法办案智能化

近年来,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不断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积极开展“一网统管”平台执法办案系统建设,打造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城管执法办案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执法办案更加透明规范,执法监督更加精准高效,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制度,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

数据显示,自2023年4月启用上述平台以来,累计上报简易程序案件1271件,普通程序案件1478件。

前不久,执法人员发现王某在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北街占用城市道路违规摆摊设点,责令王某停止违法行为,处200元罚款。执法人员现场使用执法办案系统App对案件进行登记,系统自动填写执法文书,在此基础上执法人员对内容进行简单修改就完成文书制作,工作更简便,也减少了出现差错的概率。

“使用执法办案系统,各类执法文书及证据材料在网上保存,降低了执法成本。执法案卷形成后,无法擅自修改,增强了执法的透明性和规范性。”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督专班副处长闵锐说。

此外,结合可视化执法业务数据,沈阳市城管执法局还通过办案系统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开展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专项整治,推进公正文明执法。

柔性执法 执法服务人性化

近日,沈阳市城管执法局大东区分局津桥执法科在沈阳市大东区日常巡查中发现,一位老人在早市外围某小学门口违规售卖日杂用品。通过智慧执法平台技术对比,老人属于首次违法,对其依法作出首违不罚决定。津桥执法科负责人主动协调,为老人在早市内安置一处摊位,并为其免除了管理费。

这是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持续推进场景应用的一个缩影。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各区分局充分利用“柔性执法”“好店铺”和“控渣土”等场景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提升执法效能。以技术创新精准化“柔性执法”模式,实施“轻微不罚、首违免罚”,自2023年4月以来,累计通过劝导解决5.57万次违规问题。

同时,推进“非现场执法”,通过科技手段进行非现场取证,大幅减少暂扣等行政强制措施,有效降低执法风险。提升数字场景实战能力和服务作用,打造“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城市。

近日,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执法指挥中心收到一条疑似装卸点预警,显示在铁西区某区域已有8辆渣土运输车19台次在此聚集。属地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发现,该处正在进行改造工程,运输建筑垃圾未办理处置核准手续,执法人员责令运输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立案查处。

“虽然被立案查处,但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执法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让渣土运输行业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时代。”该运输企业负责人诚恳地说。

刀刃向内 执法监督规范化

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沈阳市城管执法局不断加强城管执法领域制度建设,出台、修改规范执法和队伍建设规章制度。

“我们出台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城管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协管人员管理办法等,建立健全了执法行为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完善执法执勤用车管理规定、行政执法人员着装和标志标识管理办法、行政执法人员内务管理规定等,形成比较完备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执法监督专班副处长高琳介绍说。

同时,沈阳市城管执法局还定期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通报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自2023年4月以来,共评查案卷1336本,发现问题134处。持续的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使行政处罚案卷问题大幅减少,制作质量显著提升。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行为、着装、车辆、内务、执法装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检查,共下发督察通报29期,通报问题共计234个,要求各区执法分局整改,打造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城管执法队伍。

检查人员在对某区执法分局案卷评查中发现,一份执法案卷中调查(询问)通知书送达回证未盖公章。对此,对该问题连同其他单位案卷评查出的问题一并进行全系统通报,督促各单位积极整改。

建章立制 执法全程法治化

推动“小切口”立法,提升工作质效,也是沈阳市城管执法局的工作亮点之一。

“我们立足‘小切口’,聚焦社会关注的痛点和政府工作的难点,针对特定领域,解决特定问题,出台修改‘民生小法’,包括参与制定《沈阳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沈阳市城市绿化条例》;修改《沈阳市运河风景区管理办法》《沈阳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沈阳市城管执法局法规处处长李燕姬说,这为规范“门前三包”管理行为、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规范广告设施设置秩序提供法治保障。

以“门前三包”为例,随着管理办法实施的深入,沈阳又启动了“门前三包”电子签状工作。同时,积极引导临街商户或单位积极主动参与“门前三包”工作,使市民进一步提升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知晓和参与,助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为落实清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沈阳城市管理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依据,将129部法律法规和376项自由裁量事项录入“一网统管”平台执法办案系统,为行政执法信息化提供法律支撑,有效防止办案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办理人情案等问题的发生。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