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一场关于语言艺术的精彩讲座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开讲。国培源老师以《谈青年人语言艺术之美》为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智慧与幽默的表达盛宴。从“社恐”到“社牛”,从“不敢开口”到“侃侃而谈”,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评论员、主任播音员国培源老师用几个实用技巧,揭示了当众表达的核心奥秘——“语言是最厉害的武器”。
“我们天天在说话,不见得会说话。”讲座一开始,国培源老师便以一句“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语言!”引发现场思考。他提到,无论是政要、明星还是普通人,良好的当众表达能力都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擅长,甚至因此错失了诸多机会。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现场观众对于语言艺术认知的大门。
“文化不分东西,只分高低。当众表达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针对许多青年人对当众表达的畏惧心理,国培源老师首先强调了“我可以”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要打破“我不是那块料”的固有观念,树立信心,勇于尝试。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分享了如何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成长为能够自信地站在台上演讲的讲师。他的故事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大家相信,通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语言艺术的大师。
“从‘i人’到‘e人’的突破。”随后,国培源老师详细讲解了提升语言艺术的多个技巧。从敢于逼自己一下,突破“i人”到“e人”的界限,到如何有创意地介绍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从多说多练,养成开口三分利的习惯,到面对不同对象的万能钥匙——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再到找对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一个技巧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实用的方法。
在讲座中,国培源老师还穿插了多个实战演练环节,让现场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了这些技巧。他鼓励大家要敢于开口,勇于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
“策划是无中生有的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国培源老师还分享了一些成功运用语言艺术化解危机的例子,这些案例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语言艺术的威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于提升语言艺术能力的认识。
讲座的最后环节是互动答疑。现场观众纷纷就自己在语言艺术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国培源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让表达点亮未来。”在讲座的尾声,国培源老师对在场的青年学子们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次当众表达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能力。他以中国瓷器的“窑变”作喻:“入窑一色,出窑千彩。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表达中烧制出自己的精彩。”(贾鸥 刘远征 陈雷)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