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伦祥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初冬时节,我和同事到贵州安顺办事。动车一路向西,到达安顺已是晚上7点。走出站台,华灯初上,我们身在云贵高原却感到温暖如春。在去往酒店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道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璀璨华丽的灯光、高大挺拔的行道树……安顺的容颜,比我想象中的更加漂亮。
安置好行李,朋友招待我们吃酸汤鱼。酸汤鱼是当地一道美食,其酸汤以山地小番茄、红椒为主,佐以花椒、薄荷叶等多种配料放入米汤,密封,避光,阴凉,盛于土坛瓦罐发酵,吃时将酸汤舀入锅内熬煮,配以荤菜素菜,边吃边烫,与重庆火锅相差无几。说话间,服务员告知可以食用了。舀一碗彤红色鲜的酸汤,缓慢饮下,暖胃生津,撩拨了食欲,打开了胃口,一路的劳顿和饥饿,在这鲜香味美的酸汤中全然融化了。
来之前,我查询百度得知,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安顺平均海拔约为1200米左右,是我国有名的避暑胜地和优秀旅游城市。
酒店外的虹山湖公园占地面积1300亩,是城区最大的一块湿地。夜幕下的虹山湖,千灯辉映,霓虹闪烁。远处山影朦胧,月明星稀,犹如走进童话世界。环湖而行,游人甚多,或徒步、或慢跑、或健身、或坐路边休闲亭里吹拉弹唱,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的繁华与热闹。
次日下午办完事,太阳高悬,气温高升,大街上有不少人穿着T恤短袖来来往往。在这个季节,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气温如此之高,我们感到大为诧异。
觅得闲暇工夫,再仔细打量这座城市,我发现许多独特之处。一是地势平坦。城市建在大平坝上,周围像馒头一样的小山包密布各种植物,远看就是一盆盆天然的盆景,赏心悦目。城市道路平直宽阔,车辆往来有序。二是干净整洁。行道树大多是梧桐树,树大枝密,相互交错,环卫工人反复清扫,地上难见一片落叶。
好心情一路指引我们往老城探究。距酒店500米处有一座文庙,建于明洪武年间,从外表看因为年代久远而略显颓败,当进门的一瞬间立刻被眼前景象震撼了。透雕石花宫墙雕花精美,正中镌刻着“宫墙数仞”四字。走过宫墙,便是状元桥,这座桥在古时只有中了秀才的人才能走。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行,依次经过文庙的主要建筑——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安顺文庙被誉为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之一,最主要的功臣便是大成殿,殿前龙柱由两块整石透雕镂成,雕工精湛,无论狮子还是盘龙都栩栩如生。
参观完文庙,顺着导航,我们来到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原名王运生,1896年10月11日出生于贵州省安顺县,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王若飞故居始建于清初,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整座建筑坐西朝东,呈“甲”字形布局,是正房、南北厢房和对厅房组成的明清四合院,院内设有石砌花坛、鱼池等。在庭院中心,建有王若飞半身雕像,苍松翠柏簇拥四周,现王若飞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王若飞故居的人络绎不绝,游客纷纷在王若飞雕像前驻足鞠躬,表达深切的怀念。“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是王若飞的最后遗言,激励着后人奋楫前行。
从王若飞故居出来,天色向晚,顺着古城街道,我们去寻找安顺有名的“夺夺粉”美食。初闻“夺夺粉”,我以为是一种粉类小吃,实则它是一道类似火锅又不同于火锅的小吃。在贵州方言中,“夺”字意为“叉”,而这里的粉指的就是米豆腐。我们左弯右拐,终于找到一家门店,探头一看,店面不大,食客不少。食之,酸辣味道交织,让人回味无穷。
走马观花,留下几多遗憾。打道回府后,我一直回味着在安顺的点点滴滴。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去走走、看看。因为安顺,是一个吉祥的词语,更是一座留得住人的城市!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