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甸
有一年,我家里挂历的主题是“大美黄山”,一个月一张黄山的绝美风景图,连同封面一共13张。可就算照片拍得再好,毕竟不是活动的影像,无法感触和领略黄山的瀑布飞泉、云海翻腾、奇石耸立、群松苍翠。
我虽喜欢旅游,但反复去同一个地方就会腻,唯有两个地方是去多少次都不会厌倦的,一个是杭州西湖,另一个就是黄山。我一共四到安徽,两上黄山,直到第二次去才幸运地遇见了云海,美中不足的是那天的云海并不十分明显,没有纪录片里的波涛汹涌、翻滚起伏。
黄山是一座满足世人一切想象的山,别的地方的山,对区域的划分基本是前山、后山,或者左山坳、右山坳,可黄山却是用东海、西海……来划分它的区域,乍一听觉得没道理,但到了黄山,看见万顷云海如潮水般席卷过怪石林立的山头,才惊觉这可不就是浩浩荡荡的汪洋大海嘛,那些在云海中露出来的山峰、怪石如同海中的群岛,简直就是一个天上版的“千岛湖”。
没去黄山之前,光是通过电视、报刊看见它那些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观的云海中,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的怪石,光是听听它们的名字,就已经惊叹不已,艳羡万分了,如酷似珍禽异兽的“猴子观海”“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孔雀戏莲花”“天狗望月”;如同各式人物、惟妙惟肖的“仙人下棋”“天女绣花”“童子拜观音”;像极了各种物品的“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仙人指路”;还有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命名的“苏武牧羊”“太白醉酒”“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再不浪漫,再没有想象力的人,到了黄山,一旦站在莲花峰上、站在光明顶上,耳听风声呼啸、鸟鸣啾啾,眼望悬崖古松、峭壁仙草、奇异怪石、云海温泉,几乎都会相信那些古代典籍与传说里的寻仙问药、炼丹长生、骑龙飞天、天人下凡,真的发生过,而且就发生在这里;那些武侠小说里的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还有飞檐走壁、持刀佩剑、行走江湖、快意恩仇的侠客们,他们真的在这些青山绿水间生活过、争斗过,留下过足迹与记忆;还有那块著名的飞来石,当它在霞光晨曦间散发出别样的光芒时,你只要告诉我,这就是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石头,随后引出了《石头记》里的故事,我都会不停地猛点头,发自内心地表示一千一万个相信。
该怎么形容黄山的美丽与梦幻呢?黄山就像是一个巨型的生态大鱼缸,大自然用神奇之手,布置了山石草木、林泉飞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鱼缸中的一粒小小沙子,光是去一两次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只能领悟黄山的表皮。去黄山,要结合着时间,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有不同的景致与韵味,甚至连空气中的味道都会有所不同,春天的空气是清新中带着一股淡淡的花香,夏天的空气是泉水的冷冽里夹杂着一股苔藓池藻的气息。去黄山还要试着移步换景,乘坐索道时,群峰怪石,古松清泉,清风流云,有时在轿厢外触手可及之处,有时候又在脚下万丈深渊之地。走路上下山,每转过一个山头,都会铺开一幅巨型的会呼吸的活着的山水卷轴,每攀登或下行几十米,都会发现不一样的树、石、云、天。每一次去爬黄山,累的是腿,满足的却是眼睛和心灵。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