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德荣
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植物,皱缩卷曲的叶面呈鲜嫩的紫色,或者面青背紫,或者两面绿色,摆在众多蔬菜中,也可以一眼认得出来。尤其是它散发着特异的芳香气息,既可入药也可配菜,让人迷恋和喜爱。
它的名字也很特别,人们都叫它紫苏,还有桂荏、白苏、赤苏等好听的别名。在我的印象中,紫苏和螺蛳是绝配,紫苏炒螺是有名的南方地方小吃。人们在市场上买了螺蛳,是一定要顺手带一把鲜嫩的紫苏回去的。新鲜紫苏叶与螺蛳在油锅中翻炒之后,便成为一道散发着独特香味的佐餐佳品,在普通人家的饭桌上受到一致的喜爱和好评,这是十分难得的境遇了。
紫苏作为一种可吃的植物,它其实并不能直接用来做菜,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佐料的角色。做鱼如果加入了紫苏,鱼的味道便更加美味可口。上了热锅的土鸡,一旦加入了紫苏,鸡的味道会更加妙不可言。那些操持家务的女人们,会在花香四溢的春天将紫苏采摘晒干。如此,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紫苏的美味和芳香,一家子的生活,也就显出厚实和丰足的成色来。
关于紫苏,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在九九重阳节的时候,华佗带着徒弟去一个酒铺里喝酒,看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华佗觉得螃蟹性寒,吃多了可能会生病,便劝他们少吃,那些少年根本听不进去,还出言讽刺。妙手仁心的华佗虽然很生气,但他还是极力劝阻掌柜的不要再把螃蟹卖给少年,可是掌柜的不听华佗的话。很快,那些吃了太多螃蟹的少年突然都捂着肚子叫疼,看他们的样子,简直疼得要死。华佗赶紧表明了自己大夫的身份,告诉那群少年他们得的是什么病,并交待徒弟马上去附近挖些紫叶草给他们吃。那些少年喝了紫叶草煮的水,肚子很快就不疼了。少年们十分感激华佗,到处宣传华佗的医术如何高明。此后,华佗有意识地把紫叶草制成药丸给人治病。因为这种紫叶草吃到肚子里很舒服,华佗就给它起名叫“紫舒”,后来就演变成紫苏。紫苏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古人们早就将紫苏当药使用了。紫苏叶、梗、果均可入药,这在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明确记载。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无论中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都显示出了这种小小植物的独特价值。近些年来,科学发现紫苏具备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由此成为一种备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腌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门迳风轻飞野马,亭台火尽及池鱼。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丛边出紫苏”,这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一首诗。闻着紫苏的淡淡香味,走动在和风暖阳的季节,自然是有福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检察院)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