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伟嘉(四川夹江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
近年来,四川乐山市夹江县公安局认真践行“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理念,充分把握县域这一基本定位,结合“深耕善治”“三大工程”,深入分析县域情况,着眼整体防控,从“空防”“城防”“主防”及相互协同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将以往零散的、单一的防控举措加以整合完善,推动各防控举措既单独发力、又相互作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助推了警务实战更高质效开展。本文通过对夹江社防体系建设的背景、具体实践和经验启示分析,以期为致力于此工作的相关层面提供一定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夹江县特有情况
夹江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幅员面积749平方公里,辖7镇2街道、95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33.6万、常住人口30.1万,有着特定的地理区位、特殊的历史资源和特别的经济支柱。
特定的地理区位。因位于乐山北部而有着乐山“北大门”之称,铁路方面:成昆铁路线穿境而过,县城近郊设有“乐山北站”,人流、物流量较大;公路方面:G0512成乐高速、G93成渝环线高速过境夹江,设有高速收费站3处,特别是G245、S103线穿城而过,使夹江成为峨边、金口河、沙湾、峨眉等地大量货车和部分私家车必经之地,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多、防控责任大任务重;机场方面:因区位等优势,县内建有一非民用机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背景下,保障其周边安全有较大工作空间。
特别的产业支柱。陶瓷是夹江县重要产业支柱,现有陶瓷企业53家,年产能4.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7%、全省的75.8%。也正是这一特别产业支柱,催生出以夹江为中心的全国各地的人员、车辆大流动,由此产生的向大货车“搭便车”和货车司机“以车为家”情况,使得部分人员身份信息、活动轨迹较难掌握,给社会治安防控带来一定挑战。
夹江社防体系具体实践
根据上述实际,夹江县公安局主动而为、探索创新,以“空防”“城防”和“主防”三条主线,采取系列务实举措,着力建设和完善社防体系,取得初步成效,夹江县公安局连续四年获得全市公安工作成效一等奖。
构建“空防”体系。认真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科技兴警战略部署,以无人机建设和应用为抓手,构建“空防”体系,助力警务实战。
组建队伍做到“有”。2023年5月,组建“蜀警飞鹰”夹江航空队,引进具备六向定位避障功能且可同时支持3个有效负载、承受7级大风的无人机4架(大疆经纬M350RTK、大疆御3T行业版、大疆御2、大疆悟2);同时,外聘持有“AOPA执照”专业飞手2名,培养民警飞手5名,无人机队伍实现从无到有,初具规模和战力。
建章立制规范“运”。建立飞手值班值守制度,制定空中支援警情流转机制,推动无人机队伍规范运行,做到24小时人机在岗,确保随时随地均可提供警务实战支援。
空地协同赋予“能”。坚持在实战中完善,8月底,升级大疆经纬M300RTK至大疆经纬M350RTK,打通无线和4G/5G模块间的通讯链路,实现城区110全覆盖出警协同。同时,以空中情报采集、现场感知侦控、数据融合共享为重点,与街面探头、路面警力组成立体防控网,深挖“空地协同”效能。成立以来,开展大型安保4次、山林火灾指挥3次、校园防爆演练3次、地质灾害巡查2次17处、案件侦查31次、寻回走失人员9人,大幅提升了警务效能。
完善“城防”体系。夹江县公安局立足城区特殊的政治元素、多样的经济聚合、大量的人员集散这一系列防控重点和难点,以“蓝盾计划”构建和完善“城防”体系,有效保障了县域平安和谐稳定。
聚焦“点上”治。坚持从“点上”聚焦,聚力善治、致力平安。“两面盾”护校安。创新校园护卫“两面盾”,在门卫室建设“安全屋”,配备防撞铁门、铁护栏、铁窗户、灭火器、急救箱及防暴器材,作为突发事件避险堡垒;在校园周边招募志愿者组建先期处置“防暴队”,配发长棍、钢叉等装备。通过先后6次演练培训,初步具备先期处置校园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现正逐步推广。“新站点”精准防。在中心城区“黄金时代”建成投运移动检查站,部署突击车和警用摩托车,强化对娱乐场所、夜宵店、小旅馆、KTV等重点场所的巡防及人员、车辆盘查,“连点成线”构筑覆盖城区重点部位、重要商圈的圈层防控网。老小区重点治。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思路,重点整治城区工农社区杨公堰巷8号和居民3小组“老旧小区+自建房”,强化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安防设施、日常管理,推动两处试点地方较好实现“由乱而治”。
注重“条线”防。注重从“条线”上着手,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工作力度,提升专门领域防控质效。新队伍“明+暗”打防。“明”:创建“‘轻骑兵’快反中队”,配发春风650重型摩托、ESP圆形防暴盾牌、具有5G视频语音对讲、实时定位功能的警务通和执法记录仪,确保快处突发事件。“暗”:组建“‘雷霆’街面犯罪行动队”,以便衣形式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出租房等易发生案事件区域开展侦防,致力打击盗抢骗违法犯罪。新警务“专+细”合防。在合署两个城区派出所运行“两队一室”改革、使社区警务队达到40人的基础上,从群防群治力量中选拔组建社区警务巡逻队、调解队、信息队、服务队“四支队伍”,由社区民警组织开展纠纷化解、信息采集等社区事务,推动社区警务由“大而全”变为“专而细”。新力量“巡+助”协防。组建全市首支50人的“夹江义警”,协助民警开展治安巡防、纠纷化解、安全宣传等工作,在2023年四川省“百舟竞渡迎端午”龙舟赛中,义警队员救援侧翻龙舟3艘、落水人员60余人,助力了龙舟赛安全顺利举办。
着眼“面上”管。坚持从“面上”着眼,强化社会面管控,做到“打防前置”控住盘。“小警务”精细调处。探索推行小案件、小安全、小纠纷、小事件、小信访、小困难“6小预防警务”,如:“小安全”预防警务,固定安全检查与整改3个流程、1张通用检查清单和6张特殊行业检查表;“小纠纷”预防警务,固定3种调解机制和3种调解方法。全县连续多年无“民转刑”“行转命”案件发生。“新指数”促治村社。推出“蓝盾安全指数”,按负向榜单和正向榜单公布到乡镇(街道)、村社和派出所,鞭策和激励基层政权和派出所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智慧化”赋能管控。加快智慧警务建设和应用,赋能社会面管控,现已完成“天网”二期建设,共有447个点位、542个摄像头,并完成“天网”三期和视觉计算建设方案,进入立项环节。
夯实“主防”体系。夹江县公安局从“怎么管、怎么建、怎么改、怎么防”四方面入手,以“复兴计划”系列举措,扎实推动“派出所主防”落地落实。
成立“派出所管理委员会”强化“管”。从组织领导和工作内容入手,强化派出所管理。完善的工作体系主管。成立派出所管理委员会,由局长、政委任双组长,确定1名党委委员专职管理派出所重点工作,其余党委成员和警种负责人分别明确派出所规范化建设、治安防控等相应职责,形成双正职主管、警种负责人主抓工作格局。常态的工作检视主抓。固定“内务暗访视频集解读”“一网考‘一好两差’检讨发言”“‘派出所主防差异化考核和派出所评警种’双考结果点评”“旧所改造进度通报”为派出所管理委员会月例会主要内容,推动各派出所认领问题100余个并每月回看、督促整改,大幅提升了派出所工作质效。
创新“每月轮值现场会”推动“建”。注重工作举措创新,强化跟踪问效,推动建设任务落地落实。“两个牵引”推进。建成并投用造价2400余万、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并设有综合指挥室、荣誉室等完善功能区的漹城派出所新址,同时将甘江派出所作为旧所改造示范,按一期公共区域、二期功能区域顺序推进,引领8个派出所完成旧所改造。“轮值现场会”跟进。创新在各派出所轮换召开的“每月轮值现场会”,会上通报各旧所改造情况,倒逼各所加快建设,极大改善了派出所办公和生活条件及面貌,人员精气神大为提振,“轮值现场会”模式更得到乐山市公安局领导现场肯定。
探索“两两合署”模式深化“改”。积极探索基层警务,以“两两合署”模式深化警务改革。城区两所合署。统筹城区青衣派出所警力至漹城派出所合署运行,推动城区所总警力较合并前增加一倍达到81人,并按综合指挥室10%、社区警务队50%、案件办理队40%的警力构成试运行“两队一室”,效果总体较好。山区两所整合。根据木城、华头两所警务实际,整合两所警力30人主力完成片区基层基础和犯罪打击两大核心工作,提升了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和案件侦办、基层基础效能。
推行“派出所主防差异化考核”突出“防”。推行“派出所主防差异化考核”举措,推动“派出所主防”落地见效。推行“派出所主防差异化考核”。制定派出所主防差异化考核方案,除4项“共性项目”外,确定4~6项不等的“差异化考核项目”,提升了派出所工作积极性和质效。推行“派出所评警种”。制定派出所评警种评分细则,由各派出所分别对19个警种以“正向清单”和“负向清单”评分,解决了警种服务派出所高高在上、主动性差的问题。
工作经验和启示
总体来讲,通过近年来在社会治安治安防控体系上的一系列探索实践,我们“主战”更有力度、“主防”更有深度,工作经验值得梳理和总结。
党政支持是保证。乐山市公安局和夹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防体系建设工作,通过财政保障、实地指导等方式大力支持,保证了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动。一方面,市县高度重视。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邓华,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干航,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左正祥以及县委书记许天毅先后对夹江县公安局“以‘蓝盾计划’大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作出批示,给予了我们有力指导和坚定信心。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市公安局领导多次现场指导,为夹江社会防控体系建设能够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发展需要提供了重要指导。另一方面,财政大力支持。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造价2400余万的漹城派出所新办公楼项目优先纳入县政府重大项目库,现已投用;同时,支持完成“天网”二期建设,现正开展筹建“天网”三期和1000路“视觉计算”工作。
工作理念是核心。“思路决定出路”,实践中,夹江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正确路线,深刻把握根本目标,注重树立全域思维。一是坚定路线这一正确之引。坚持把“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深耕善治”和“三大工程”部署要求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指引,并结合实际提出“2348发展思路”,以“蓝盾计划”等务实举措全方位推动社防体系建设。二是立足安全这一根本之要。立足保一方安宁之责,着眼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相互交织叠加的矛盾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从队伍建设、智慧警务、基层基础等方面夯实安全之基,确保了成都大运会、“第十一届曲艺节•中国曲协曲艺名家新秀展演”等重点工作取得完胜。三是树立全域这一整体思维。以全域思维构建空地一体的立体化、多元化、网格化社防体系,变传统、单一的防控方式为立体化、协同化、体系化的相互加持,社会治安防控网得到较好完善。如:在出入夹江的主干线设立新场、甘江、木城、夹江南四个公安检查站,进一步加固了县域圈层防控网。
因地制宜是关键。工作中,夹江县公安局主要领导多次赴一线调研掌握实际情况,为因地制宜推进打下坚实基础。一是优化配置提效能。一方面,在深入分析城区两所近三年警力、警情后,整合两所警力试运行“两队一室”,并根据年龄、能力合理定岗,解决了警力配置不合理、社区警务不扎实、案侦力量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木城、华头两山区所接处警任务较轻和夹江“一号工程”(民用核技术产业园)位于木城境内,施工人员多、园区主营范围特殊的实际,合署两所警力深耕基层基础和犯罪打击,挖掘了警力资源、提升了警务质效。二是“一明一暗”补短板。针对多发性侵财案件打防难和突发事件快处力量薄弱的实际,组建“雷霆”“轻骑兵”两支队伍,强化便衣打防和日常巡防,补足了“打防”和“快处”两个短板。三是精细治理夯基础。针对城区治安较乱、人员复杂、违法犯罪较多的老旧小区和自建房,开展精细化治理,以全面排查住户信息管住人、签订《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书》明责任、完善安防设施保安全等举措,夯实了“最小单元”治理基础。
勇于创新是重点。近年来,全县社防体系加快建设、不断完善,正是坚持了创新的思路。一是制度创新助“主防”。创新制定“派出所主防差异化考核”“派出所评警种评分细则”,以制度形式固定考核内容、对象、方式并加以完善,以考核针对性和工作积极性助推“派出所主防”更好落实。二是警务创新勤“深耕”。围绕“深耕善治”工作要求,将涉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困难求助等事项分类施策,精细化开展工作,推动了社区警务精耕细作。三是管理创新强“建设”。以乐山市公安局“三大工程”为指导,创新队伍管理“手术刀行动”,以全面摸排、分类处置、落地整改、多措清创四个举措,确保了队伍肌体健康,从队伍上保障了社会治安防控“不掉一颗螺丝钉”。
久久为功是必须。社会治安情况是发展变化的,防控必须与时俱进、久久为功。一是坚定工作方向。“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深耕善治”和“三大工程”,是着眼公安工作全局和长远所作出的重要部署,必须结合区域实际,坚定不移推进,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干出实效。二是持续巩固完善。社防体系建设没有终点,需秉持防患未然意识,用发展眼光和“空杯精神”加以巩固完善。三是善于学习借鉴。受思路、地域、发展等因素影响,各地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各有不同,需摈弃“闭门造车”的偏见,坚持“为我所用”的出发点,向各地区学习。2023年以来,夹江县公安局先后赴南充南部县、成都武侯区、泸州江阳区、雅安汉源县及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学习,为社防体系建设取长补短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