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兆娣
2024年8月24-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和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主办、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民法青年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举行。此次论坛集中研讨了“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这一问题。
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评论》编辑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盈科律师事务所等三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与实务机构的近百位民法学专家充分表达、仔细论证、辩证吸收、达成共识、形成方案,就主题的理论和实务问题贡献一个个精彩的智力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保国,《中国法律评论》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袁方,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永军,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全国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华25日上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国法律评论》执行主编易明群26日下午出席论坛闭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作闭幕式致辞。
围绕“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效力”这一主题,论坛共设置六个报告单元,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黄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蔡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章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夏昊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于程远、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姚明斌六位中国民法青年学者作为代表分别担任一至六单元的报告人作主题报告。他们的报告内容分别为:《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的逻辑与续造》《论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中的“强制性规定”》《违法合同无效的判断与不利益处分的类型化》《民刑交叉案件中合同效力的认定》《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从狭义无效到多元效力模式》《违法合同无效规范实务疑点之新展开》。
围绕每一位报告人的报告分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耿林、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金可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光荣、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高级法官潘勇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处处长陈龙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宋健等二十四位民法学专家分别作精彩评议。其余参会学者也纷纷参与讨论。现场观点飞扬。思想在冲突中交融,在交融中启发。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