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兆娣
2024年8月19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主办的“清洁性检查对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影响与规则完善”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召开。与会专家就电子证据公证中的清洁性检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包括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曲三强,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范明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纪格非,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教授李秀娜,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华权,浙江同盾法律研究院院长牛凯,未来电视有限公司首席法律顾问杨幸芳,北京唯入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云德等理论和实务界专家。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王立梅主持。
该研讨会基于北京唯入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合作研究课题召开,旨在回应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中可能遇到的证据污染问题。
研究报告结论初步提出,应当将清洁性检查规定为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法定程序,确立清洁性检查的公证程序规范,完善清洁性检查的公证操作程序。
据研究报告,电子数据保全公证中的清洁性检查,一般是指公证机关在对电子数据保全公证中,为保证所取电子数据不被其他信息污染,而对取证的相关网络、软件、设备等证据来源进行真实性检查的技术措施。
报告从电子数据的无形性、易篡改性和公证机关具备相应技术条件分别论证将清洁性检查规定为电子数据保全公证的法定程序的客观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与会专家围绕清洁性检查是否应当成为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中的法定程序、对于未进行清洁性检查的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书应如何认定其证据效力、如何在未来的立法活动中规定清洁性检查相关议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推动数字法治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实现数字司法公正有着现实意义。
同时,与会专家从法理、法经济学等多角度提出更多的探讨空间,为该课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打开了思考维度。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