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8月12日,由中共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指导,山西大同大学、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共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平城法治论坛在山西大同大学召开。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主任卢东亮,山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苗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建康出席了开幕式。大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艾凌宇,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赵水民,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生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山西大同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主持。大同市领导姚锦、郭普跃、张晋伟、王丽萍,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黎明等出席。
艾凌宇表示,北魏定都平城的百年间,完成了对中华法律文化的吸收继承、丰富发展、熔铸创新过程,在中国法制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相信有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参与互动,有各界嘉宾朋友助力喝彩,本届论坛定能办成一次碰撞思想火花、激扬法治力量、收获丰硕成果的高水平论坛。大同将以举办平城法治论坛为契机,吸引更多国内外法治文化和传统文化专业研究者、爱好者参与到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拓展中来,努力将论坛打造成为“立足大同、面向全省,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知名高端论坛。
赵水民表示,平城法治论坛作为市校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对提升学校法治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地方法治建设质效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山西大同大学将借助这一高端平台,切实加强同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这一交流契机,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进一步激发法学师生的教学科研热情,着力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张生认为,北魏平城在历史上是一座民族融合之城,更是一座改革之城,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留下了重要的改革成就,特别是北魏时期的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等一系列法制改革实践,奠定了中华文化体系当中的底层法制逻辑。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交流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深入挖掘北魏法制成就,鉴古知今,彰往察来,为法治中国、法治大同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本届论坛以“传承中华优秀法律文化 提升法治领域改革质效”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北魏时期的法制成就,探索中华法系的深厚底蕴,凝练中华法律文化的思想精髓,并开展法治建设实务研讨,为全面依法治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据悉,论坛筹备期间,组委会共收到各类研究论文100余篇,充分展示了各界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热情和成果。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十大古都”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人员齐聚一堂,通过主旨演讲、专题研讨等形式,围绕北魏法制、中华法律文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李雪梅等多位专家学者就北魏法制改革、法治文化传承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论坛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还发布了北魏法制可视化展现的阶段成果,展示了法学研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此外,论坛闭幕式上为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咨询专家团新聘专家颁发了聘书,为论文获奖作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随着第二届平城法治论坛的圆满落幕,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同市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论坛能够举办,共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前进”。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