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瑞恒 通讯员 周建霞
5月30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签署《服务保障“京津冀一体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同发展共建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备忘录》提出,三地法院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工作的协同合作,主动融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两区”建设,推动优化法治环境,以司法护航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天津三中院、河北雄安中院与北京三中院共同打造“服务保障 ‘京津冀一体化’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实践基地”,并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备忘录》要求,三地法院共同搭建服务“京津冀”未成年人保护协同发展司法实践活动平台。定期交流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案件信息、司法统计数据等,积极参与涉“京津冀”建设政策法规论证,提供法律支持,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建设。收集涉及“京津冀”建设相关领域的典型案件,以案释法,宣传相关法律适用标准、诉讼程序、示范判决;搭建信息化协作平台,实现案件信息、工作动态等实时共享和沟通。三方探索建设相关涉“京津冀”建设案件专门调解平台和绿色通道,对涉及三地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进行协调处理,充分发挥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作用,妥善高效化解涉未成年人的民事、刑事、行政纠纷。
此外,针对涉“京津冀”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协同发展政策前沿问题研究,《备忘录》明确要共同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相关课题研究,推动司法实践创新;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前沿问题进行研究预判,联合制定统一的司法操作指引,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推动三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同发展。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