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勾蓝瑶研究基地”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勾蓝瑶寨揭牌并签署共建勾蓝瑶研究基地合作协议,中共江永县委书记唐德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厚德,副县长蒋剑平,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易玲、法学院教授唐东楚、讲师郭壬癸以及县委各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及签约仪式。
中南大学与江永县人民政府此次共建研究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具体体现。双方将从文旅融合数字化场景建设、文旅产业法律法规与政策研究、文化数字化创新与传播、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利用、保护、治理等多方面为勾蓝瑶寨提升赋能。
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表示,通过构建江永文化的数字图谱,挖掘数字文化资源,将促进江永县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共同谱写文化发展数字转型的新篇章。
“勾蓝瑶寨是湖南省文旅发展的五条精品线路之一的农耕文明线路”,江永县委书记唐德荣认为,此次合作让勾蓝瑶寨成为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成果转化的孵化场、项目推广的出发地,为湖南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增光添彩。
“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为江永瑶族文化数字化处理、保存、传播提供新动能,促进江永补齐文旅数字化产业发展短板。”江永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厚德主持座谈会并与专家组成员深入交流。
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易玲教授表示,依托研究基地,一是搭建好文化数字化平台,二是培养好数字化专业人才,三是落实好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基地将牢牢把握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打造“智慧文旅”江永模式。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共建“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勾蓝瑶研究基地”为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将在数字创新发展的机遇中实现双赢。(通讯员 谷伟 谢彪)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