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机动车的普及,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扰。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时,打通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这里的“最后一公里”是指从人们离开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的短距离,通常被认为是整个出行过程中最具挑战性和耗时的部分。
当城市缺乏适当的公共交通接驳服务时,市民不得不步行较长的距离或依赖私人交通工具,这无疑增加了出行成本,减少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此外,这也会导致乘客需要多次换乘,增加出行时间的不确定性,并降低出行效率。同时,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也是一大挑战,私人交通出行的增加会加剧道路交通拥堵和增加车辆排放,对城市的交通流畅性和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打通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提供便捷、可持续和包容的出行选择,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其中,定制公交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交通模式,可以根据乘客需求和实际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路线上提供定制化的公交服务。通过推广定制公交服务,可以有效打通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缓解城市交通状况。
在实施定制公交服务时,公交站点的合理布局至关重要,以确保站点能够有效满足客流需求。公交站点应该接近工作、居住和生活集中区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站点接近工作区域可以方便“上班族”快速乘坐公交车,减少使用私人车辆的需求,而靠近居住区域的站点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依赖程度。将公交站点布置在生活集中区域附近,例如商业中心、娱乐场所和公共设施,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出行需求,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此外,这种布局还能促进可持续出行方式的采用,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定制公交可以与地铁和慢行系统实现有效的接驳,形成一个综合的“公交+轨道+慢行”网络。地铁系统作为骨干,提供高速、高容量的交通服务,而地面公交则发挥支撑作用,为乘客提供细分的接驳服务。地铁与定制公交的协同运作可以实现出行的无缝连接。慢行系统与地铁和定制公交相互配合,使乘客可以在地铁站点或公交站点下车后,通过步行或骑行等方式到达最终目的地,实现出行的完整连接,填补了地铁无法直接覆盖的“最后一公里”的空白。这种综合网络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城市出行的便捷性和多样性,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满足乘客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合理布局定制公交站点和与地铁和慢行系统的有效接驳,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积极推进交通改革和创新,为城市的交通发展开辟新途径,让人民群众的出行更加高效、便利和舒适。
(葛浩菁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