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夏至福至,万物向阳。我们迎风沐雨,满怀喜悦,隆重举行西南政法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
70年前的1953年,35名西政首届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开启了他们与新中国法治建设同向同行的拼搏之路。
迄今,已经有35万西政之士走出校门,接续奋斗,不断书写着西政荣光。你们要记住母校,不能只记住“西南政法大学”这六个大字,更要记住西政校训——“博学、笃行,厚德、重法”,更要记住西政精神——“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要记住西政人的艰苦奋斗史,记住母校薪火相继,历创业之维艰;记住母校红色血脉的缘起,记住母校逆境奋起的发轫,记住一代代西政人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未来的大考,要求青年拥抱时代、勇担使命,信仰如炬、信念如磐;未来的大考,要求青年不惧逆境、勇毅坚韧,奋楫扬帆、矢志向前。
首先,希望大家把西政校训“博学、笃行”的实践,与“致良知”的追求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
今年5月20日,在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校友工作会上,学校以首批“西政好校友”的荣誉称号,表达对毕业生赓续传承西政精神的最高礼赞。他们扎根基层、坚守岗位,用“干一岗、爱一岗、专一岗、精一岗”的精神,有力诠释了属于普通西政人的不平凡,无疑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最好例证。
对于初出茅庐的西政学士,大家能够做到的知行合一,是将4年来务实思辨、通专融合所积累的丰富知识,融入未来的求学、工作中,做好自己认知领域之内的每一件事;同时,保持一份求真求实的好奇心,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梦想点亮生活,逐步探寻、理解自己认知领域之外的事物,丰富阅历,拓展人生宽度。
对于初出茅庐的西政硕士,大家能够做到的知行合一,是将3年研究生阶段所培育形成的专业思维,同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紧密关联在一起,不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将个人的洞察力、创造力和组织力,切实运用到新领域的开创、新方法的建构、新能力的塑造中去,志在巅峰,提升人生高度。
对于初出茅庐的西政博士,大家能够做到的知行合一,是要充分领会学术不仅仅是职业、事业,更可成为志业、乐业,充分运用攻博期间精思钻研所培育形成的独立学术能力,不恃才傲物,不骄傲自矜,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将善于总结发展规律、勇于创新研究范式、敢于破除思维定式的能力,与新知识、新理论、新机制的连用充分结合,学思践悟,追求人生深度。
总而言之,“致良知”乃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只要不断地以知促行、以行践知,保持认知的开放度和包容性,低调做人、谦逊做事,在知行合一中开创人生境界、开发自身潜能、开拓未知领域,就能走在新时代新征程奋进之路的最前列。
其次,希望大家把西政校训“厚德、重法”的境界,与“事上练”的担当有机结合,做到“德法兼修事上练”。
走出西政校门的35万毕业生,在干事创业中丰富并践行着西政精神,已经涌现出大批德法兼修的优秀之士。
——被《光明日报》头版报道过的1992届本科毕业生、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长期工作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赵宇彦校友,当年响应祖国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与同一寝室的蒋贞明、杨彦,三位校友一片丹心、共赴高原,30多年来扎根雪域,用坚定信仰和满腔热血点亮了“世界屋脊”的法治火种。他们毫无疑问都是德法兼修的典范。2023届毕业生走出校门后,要永远秉持“德法兼修事上练”的行动哲学,传承师兄师姐们的优良品质,将校园里习得的良好思维方式与一件件具体的日常事务结合起来,掌握命运之舵,驾驭时光之舟,绘就属于自己的未来精美画卷。
事上练,要练坚毅的品质。坚毅品质,说到底就是要有愿做、敢做、善做的意识,其内在深层动机是对所做的事要有认同、向往以及永不退缩的韧劲。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坚韧不拔中内外兼修,在攻坚克难中受到磨炼。
事上练,要练选择的智慧。身处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年代,获取海量信息不再是什么难事。然而,通晓道理的本质、领悟其中的真谛,往往需要面对无数次痛苦的选择,经历无数次实践的洗礼。大家既要对自身有充分的认知,也要对问题有充分的预判,还要有敢于“试错”的勇气,更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形成“作出正确选择的智慧”。
事上练,要练大度的胸襟。你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见过的人,都会成为构筑自己人生格局的关键要素。实现能效最大化,不仅需要个人自身的笃行实践,更需要具有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
事上练,要练过人的定力。王阳明的《传习录》有句名言:“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每临难事、险事、要事,都要努力保持“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的定力,都要始终坚信: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希望大家走上社会后,紧扣时代脉搏、树立全球视野,将个人小我的修炼融入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大我奋斗之中,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面对困难挫折要撑得住、关键时刻要挺得住、风险挑战要扛得住,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正能量!
(文章为作者在西南政法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致辞节选)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