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红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
光阴流转,时光荏苒。几年来,你们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同前行。奋进中国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为你们的人生增添了无限可能:我们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积蓄的磅礴伟力,见证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繁荣景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征程擘画了蓝图,北京冬奥会的圆满成功让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神舟飞天、蛟龙入海、祝融探火、北斗组网让全体中华儿女倍感振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你们成长在生机勃发的新时代,你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大学时光悄然过去,佘山北麓、野马浜畔记录了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你们的回忆,是明镜湖畔的书声琅琅,图书馆里的挑灯夜战;是庸夫广场的促膝长谈,明德楼里的求知若渴;是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在博雅馆内歌声飞扬。如今,你们就要学成归去,回忆将化作大家对母校永恒的思念,祝福将成为母校对大家不舍的牵挂。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时代的重任赋予青年。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你们手上。在离别之际,作为校长,期待你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劈波斩浪,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希望你们保持奋斗姿态,敢想敢为,在勤勉笃行中攻坚克难。你们在十余载的求学路上追求真理、上下求索,顺利完成了学业,但人生的奋斗旅途可谓道阻且长。虽然大部分同学在校园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但大家踏上了“社会”这所更广阔的学校,对人生这门大学问的求索才刚刚开始。大家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去求得真知,不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接力赛中奋勇争先!
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境与逆境纵横交错,困难与挑战不期而至,但青春的梦想只有靠青春的奋斗才能实现。或许人生之路偶有坎坷,希望你们能够始终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从挫折中汲取经验,在失败中积蓄力量,勤勉笃行、行稳致远。生逢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就更应当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希望你们激扬青春力量,善作善成,在守正创新中开创未来。创新是深植中华民族根髓的禀赋,是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引领;创新是蕴含在校训中的精神内涵,也是每一位学子的不懈追求。你们在今后的追梦道路上,要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活力勤于思考,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魄力大胆实践,以“面对时艰唯冷静”的定力坚持探索。长此以往,你们就会在创新之路上求得真知,推动所从事的事业和所钻研的专业日新月异,不断拓展事业的边界和知识的疆域。你们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要不断奋进,始终秉持开拓者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肩负起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激情、青春的奋斗,在这个充满无限希望的新时代去创造属于你们的精彩人生,打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希望你们肩负时代重任,脚踏实地,在实干苦干中履践致远。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你们毕业后,除了部分同学继续求学深造,大多数人将走向职场。职业无贵贱之分,只要你们心中有担当、脚下有力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希望你们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牵挂在心,胸怀“国之大者”,肩负时代使命,在祖国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实践中磨砺青春,在奋斗中淬炼青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挺膺担当、不负人民。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和担当,就是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希望你们能沿着党旗所指的方向,坚定地追随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佘山脚下留下一段回忆,强国路上值得一生奋斗。离别只是暂时,青春永不散场。今天你们离开了这片天地,明天你们将走上祖国的广阔舞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你们一定能在最美的年华和崭新的时代里,勇担大任、建功立业,不负韶华、无愧青春!
(文章为作者在上海政法学院2023年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