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见习记者 薛金丽
4月16日,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赤色法槌”第二期党建品牌活动——“全面从严治党,永葆清正廉洁”模拟法庭活动在校内举办。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孟阳,北京理工大学纪委第一监督监察室主任胡雪娜,徐特立思想和延安精神研究专家郑焱,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瑜,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晓龙,法学院法律诊所所长李金明到场观摩并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以“新中国贪腐第一案”为典型案例进行党员廉洁教育,同时通过真正的法官对虚构贪腐案按现行法律和程序进行模拟审理,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开展,法学院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活动由法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王田甜主持。
“赤色法槌”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党委主办的“一党委一品牌”系列活动,旨在将党建与法学专业特色相融合,加强党员自我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学素养,以达到“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践行公平正义初心”的目的。
此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党员教育、模拟法庭、指导点评。
首先,王田甜介绍了“赤色”“法槌”的内涵以及本次活动的意义。之后大家通过观看纪录片,回顾“新中国反腐第一案”案情,让党员受到了党性教育。
之后,模拟庭审环节中,以虚构贪腐案采用现今的法律和程序进行模拟庭审,模拟庭的审判长是真实身份法官。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和规则,审判长对被告人的身份、是否收到起诉书副本等基本信息进行确认,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指控。在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和辩护人分别就案件基本事实对被告人进行了讯问,并传重要证人到场进行了询问。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和辩护人对案件事实中与定罪量刑相关的重要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主持人王田甜基于对比历史案件和当今案件,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发展历程。
模拟庭审后,到场嘉宾、指导老师对此次活动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胡雪娜从纪检工作的角度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了阐述,肯定了“赤色法槌”活动将法学专业知识同党建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并对活动的进一步推动提出展望。郑焱对此次活动以抚今追昔的视野将专业学习和党建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表达了认可,希望大家今后走向职业生涯后仍然要不忘初心,继续恪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李金明对此次活动中模拟法庭采用的法律和程序进行了点评,并结合刑事审判实务对控辩双方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孟阳以校友的身份分享了参与模拟法庭活动的经历,并且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对本次模拟法庭活动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张瑜对本次活动举办的意义予以肯定,并且对活动后续精品化制作提出了期望。在学生评价环节,法学院吴全腾同学认为本次活动对于今后的职业规划大有裨益,并且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活动最后,马晓龙带领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了全面从严治党相关精神;并对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指导,认为在模拟庭审活动中可以纳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认罪认罚从宽等最新的刑事诉讼制度环节,以增加案件审理过程的对抗性和趣味性。
编辑:薛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