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租客变“导师”设局敛财 广州警方破线下虚假投资案

2025-07-23 16:18:2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杀猪盘”骗局再掀新花样!当“优质租客”摇身变为“理财导师”,打着“租铺位”的幌子接近房东,嘘寒问暖间藏着的竟是处心积虑设下“虚假投资理财”陷阱。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一名商铺房东张女士,在“租客”精心编织的投资美梦中一步步沦陷,最终被骗81万元。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闻警即动,循线追踪千里追击,成功在多省市抓获7名涉案嫌疑人,揭开了这起以“租房”为幌子的新型诈骗案。

温情攻势筑信任 租客变身“理财师”

今年2月中旬,张女士接到自称“任某飞”的男子来电,对方语气谦和地表示有意租赁她名下的商铺。一番简单沟通后,对方以咨询铺位细节为由添加了张女士微信。

此后十余天,“任某飞”每日准时问候,从商铺周边行情聊到日常生活琐事,字里行间满是关怀。

闲聊中,“任某飞”不经意间透露自己是某黄金交易所“领导”,时常分享“专业理财知识”,偶尔还会“透露”几个看似无意的投资小技巧。张女士渐渐放下戒备,对这位“事业有成又贴心”的租客好感倍增。

眼看时机成熟,“任某飞”神秘地说自己有“内部消息”可参与高收益投资,但因身份特殊“手机受监控”,恳请张女士帮忙操作他的账户。

小额获利引上钩 大额投入陷绝境

盛情难却且信任已深,张女士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陌生聊天软件,在其提供的“投资网站”上代操作用户账户。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盈利数字”,张女士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你看这收益多可观,你也开个户试试?”在“任某飞”的再三怂恿下,张女士注册了自己的账户。

初期投入的几千元很快“盈利”,申请提现后资金顺利到账。初尝甜头的张女士彻底放下戒心,开始陆续加大投入。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账户里的“数字财富”越滚越大,直到累计投入81万元后,她突然发现提现按钮变成了灰色,联系“任某飞”的消息也石沉大海,才惊觉自己落入骗局,急忙向黄埔警方报警。

资金链上寻踪迹 千里追缉擒嫌犯

接报后,黄埔分局九佛派出所立即联合刑警大队成立专案组。民警细致梳理张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信息,围绕涉案资金流向展开深度研判。经过层层拆解,一个分布在北京市、湖北省、安徽省及广东省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专案组兵分多路奔赴各地,在当地警方协作下展开抓捕行动。在湖北某地抓捕嫌疑人朱某时,民警当场查获多个POS机、数十张银行卡及大量练功券。朱某如实供述自己“职业取现车手”的身份,负责将诈骗资金快速转移拆分。7名涉案嫌疑人全部落网,涉案资金流向已被警方依法冻结追查。

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均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三步设局藏杀机 新型诈骗需警惕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面对各类陌生社交关系需保持清醒,守住“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底线,遇疑似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据广州警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诈骗套路分为三步骤。首先是伪装身份拉近距离,锁定商铺房东等有一定资产人群,以租房、合作等名义建立联系,通过日常关怀打造“可靠人设”,逐步渗透信任防线。其次,通过炫富诱利引君入瓮。虚构金融机构高管等身份,展示虚假投资收益,以“内部消息”“代操作”等方式降低警惕,用小额获利制造“稳赚不赔”假象。最后,套牢资金卷款跑路。怂恿受害人加大投入后,以“系统维护”“违规操作”等借口关闭提现通道,待受害人察觉时已失联,涉案账户资金早已转移一空。

警方提醒,莫信“完美人设”,租房、交友中遇过度热情者需警惕,“高富帅”“成功人士”身份背后可能藏着骗局,涉及金钱往来务必多方核实。拒绝“天上掉饼”,凡是宣称“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均为诈骗,后台数据可随意操控,短期获利只是诱你加码的诱饵。筑牢“安全防线”,陌生链接不点击、不明软件不下载、可疑二维码不扫描,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密码绝不向他人透露。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务必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切勿轻信社交软件中推荐的非官方投资平台。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