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通讯员 杨欣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法学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的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第十二期研修班,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国际会议厅隆重开班。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振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石佑启,广东省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雷锦华,津巴布韦最高法院上诉法官穆萨夸·约瑟夫,马拉维工业关系法院副主席怀森·恩卡塔出席仪式并致辞。来自阿尔及利亚、埃及等16个国家的25位学员参加了本期研修班,开班仪式由中国法学会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潘新艳主持。
王振江指出,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研修班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交流项目,也是中国法学会深化中非法治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举措。作为中国法学界、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与非洲法学法律界的友好合作。未来,将借助“中国法治国际论坛”“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等长效机制,持续加强与非洲同行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深化中非法学法律界的传统友谊,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贡献力量。
石佑启表示,法治合作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法律交流是治国理政经验互鉴的关键纽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愿与非洲同仁携手,以法治智慧为中非合作赋能,以规则互信为文明对话筑基。近年来,广外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成果丰硕,构建了“双轨融合”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数字赋能的涉外法治教育平台,开创了国际引领的法治人才培养生态。
雷锦华称,广东省法学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非法律制度和法治实践的交流互鉴,积极促进法学研究、法律服务、人才培养以及非诉讼纠纷解决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增进中非法学法律界的理解与互信。此次研修班的举办,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深化“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的具体实践。
开班仪式后,王振江为非洲学员作了以“中国法治建设的经验”为主题的讲座。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