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记者4月17日从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州中院司法公开标准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及首批23项标准初稿的制定。这一成果是广州法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决策部署,落实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举措,为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提供了可复制的“广州样本”。
据悉,近年来,广州法院坚定做实以公开促公正提公信,靠前探索路径、拓展广度深度、厘清规范边界,推动做实监督制约、促进办案提质增效、优化群众诉讼体验。此次发布的司法公开标准体系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创新引入司法公开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学,对每条司法公开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和全生命周期追踪管控;二是从基础标准、业务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四大维度构建体系,共40项标准,涵盖目标原则、全流程公开机制、数据安全防护和监督考核闭环;三是坚持民意导向,针对不同对象设置差异化公开标准,建立“负面清单+双审查”机制,平衡公众知情权与个人、企业隐私保护;四是数字赋能,首创司法公开与数据安全融合规范,运用数据分类分级、脱敏隐名等手段,实现司法透明度与信息安全双提升。
司法公开标准体系的制定,对进一步发挥司法公开在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服务精准化社会治理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的重要探索,也是司法领域贯彻国家标准化战略的重要实践。
下一步,广州法院将继续开展标准体系制定及申报工作,争取年内实现40项标准全覆盖,持续擦亮司法公开的法治名片,为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能。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