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通讯员 黄沁 刘家豪
4万元借贷纠纷半天执结到位、21年交通事故赔偿案重获生机、异地执行僵局创新破解……2024年4月以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有序化解“历史包袱”,用“不弃微末,久久为功”的司法实践兑现群众“纸上权益”。
据了解,“终本”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简称,是指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法院将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并作结案处理。“终本清仓”工作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机制,重新唤醒“执行不能”的案件,力求让每一起终本案件都能执行到位,实现案结事了。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山法院通过有效构建“法院主推、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在调查财产、寻人找物等方面凝聚多方力量,恢复执行并执行完毕终本案件102件,执行到位1717.89万元,恢复案件执行完毕率达53.68%。
聚焦小额 跑出执行加速度
为切实提升“清仓”成效,阳山法院针对小额标的案件展开强力速执。
李某与蔡某民间借贷一案,涉案金额4万余元,经法院判决后因蔡某拒不履行,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4年5月,执行团队根据收到的线索研究执行措施,迅速查扣蔡某名下车辆,面对蔡某的阻挠,执行人员向蔡某释法明理,将其传唤至法院还款。
蔡某还款后,执行人员又发现其有另案在本院执行,且仍未履行还款义务。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协调,蔡某也将另案的义务履行完毕。
从出发扣车到让申请人收到执行款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最终实现一案双执。“小额标的案件虽然不是大案要案,但每起案件都关系着民生,我们‘跑’得快一点,群众就能感受到更高效率的公平正义。”阳山法院执行人员介绍,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执行完毕小额标的案件669件,占专项行动案件的34.18%。
科技赋能 唤醒廿年“沉睡案”
申请人杨某怎么也想不到,当他对21年前的事故赔偿早已不抱希望时,阳山法院执行人员会将执行款交到他的手里。
原来,2003年5月,被执行人曾某和杨某发生了交通事故,法院判决曾某赔偿杨某各项损失三万余元。在首次执行中,曾某长期外出,家中也无财产可供执行,故该案中止执行。
2024年10月,阳山法院立案恢复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通过总对总查控系统冻结被执行人曾某名下金融账户,并扣划到案七万余元。经多方查找,执行人员与杨某取得了联系,通知其到法院办理领款材料,领取赔偿款及多年的迟延履行利息,至此该案执结完毕。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山法院对长年以来进行充分调查后仍无任何财产线索和无法破产清算的终本案件,穷尽查控措施,加大强制措施使用力度,共执行完毕入库超过5年的长期挂账终本案件501件,让“沉睡”案件苏醒过来。
交叉执行 破解异地执行难
阳山法院将交叉执行与“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深度结合,通过交叉执行部分终本案件,为终本库“瘦身”“减负”,推动终本积案实质性化解。
英德法院在执行一起合同纠纷案件中,该案申请人对英德法院存在较大对抗情绪。为妥善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该案指令至阳山法院执行。
阳山法院收到指令后立即与英德法院沟通,详细了解案情。一方面前往被执行人名下房屋张贴停水停电公告,并多次前往被执行人居住地对被执行人进行释法说理,引导其主动履行相关义务;另一方面与申请执行人保持密切联系,让当事人及时了解执行进展情况,提升了案件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被执行人深刻认识到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表示愿意一次性履行完和解协议约定的本息,该案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申请人也对此表示满意。
阳山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案件“终本”不等于“终止”,法院会定期对进入“终本库”的案件保持关注,常态化开展“终本清仓”活动,并对发现新的财产线索的案件重新立案恢复执行,为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奉献法院执行智慧和执行力量。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