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广东阳山岭背依托“老行专”群体优势助力多元化解

2025-03-06 16:35:5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通讯员 林富添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岭背镇在基层治理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通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老行专”群体在矛盾纠纷调解方面的独特优势,构建起多元化的调解机制,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党建引领 构建三级联动调解格局

岭背镇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为核心,构建了镇、村、老干部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明确各级调解职责,形成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矛盾纠纷处理体系。依托“老党员驿站”这一主阵地,岭背镇打造了“驿站+”党建工作品牌,为老党员搭建了学习教育、志愿服务、建言献策等平台,使其成为老党员提升党性、奉献余热的重要场所。

在调解队伍建设方面,岭背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优势,组建了“老行专”矛盾纠纷调解人才库,并设立了“老干部调解室”。这些调解员凭借其威望、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成功化解了多起复杂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岭背镇已有退休老干部、律师、行业代表等10余人加入调解人才库,“老干部调解室”成功化解了12宗复杂矛盾纠纷。

此外,岭背镇还积极探索“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党建网格工作机制,将老党员、退休干部等力量嵌入网格队伍。网格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入户走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岭背镇共受理人民调解25宗,调解成功率达100%,每宗案件均有老党员或老干部参与调解。

多元调解 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2024年1月,岭背镇莲花村村民黄某等人与承包方邓某因工程问题产生劳务费纠纷,向岭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在掌握情况后,岭背镇组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并邀请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张日红迅速上门走访,利用老干部多年的调处经验,最终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岭背镇在调解工作中注重多元化解,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在邻里纠纷、土地纠纷、情感纠纷、劳资纠纷等重点领域,岭背镇选派了一批党性强、经验丰富的党员调解员,探索“党建+调解”“党员+调解员”的解纷平台,确保矛盾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

对于涉及多个领域的跨部门、跨行业矛盾纠纷,岭背镇突破了传统行政调解的局限性,探索“代表释法+说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化解重点行业矛盾纠纷。2024年1月,岭背镇砂糖橘种植户因寒冷天气导致严重经济损失,而投保了政策性砂糖橘保险的农户认为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不合理,多次反映诉求未果。了解情况后,岭背镇主动邀请具有丰富砂糖橘种植经验的行业代表参与调解,通过召开调解会,详细解释政策性保险的理赔标准及政策依据,最终使种植农户表示理解和接受,矛盾得以化解。

在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中,岭背镇还邀请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参与调解。2024年4月,岭背镇欧某和邵某因家庭纠纷和财产共有问题产生纠纷,向镇政府申请调解。由于该纠纷涉及家庭财产继承等法律问题,岭背镇邀请了专业律师陈卓艺参与调解。通过线上调解方式,陈律师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

发挥优势 凝聚调解力量

岭背镇在调解工作中注重发挥“老行专”群体的威望优势,通过“背靠背”方式了解矛盾双方的真实诉求,利用亲情、友情、邻里关系等打好“感情牌”,避免矛盾激化。在矛盾双方放下心理负担后,调解员再组织“面对面”调解,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逐步化解矛盾。

此外,岭背镇通过“教帮传带制”将老干部调解员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在职干部,培养了一批调解后备力量。目前,导师与帮带对象已开展谈心谈话20余人次,帮助协调解决疑难困惑30余个,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年轻干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岭背镇还积极推动志愿服务,组建了红霞映朝阳志愿服务队,联合镇公共服务办、社工站等部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法治政策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累计受益群众1200多人。同时,成立了由离退休支部书记任团长的“银龄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覆盖教育人数超1400人次,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氛围。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