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通讯员 黄保长
近两年来,广东省清远市两级法院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妥善审理涉乡村产业发展纠纷,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绿美清远生态建设,全面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今年1-10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1303件,同比减少10.47%;审结案件63468件。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审结涉黑涉恶案件共46件,涉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共10件,执行到位涉黑恶财产23.48亿元……2022年以来,清远法院切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案件清结”“黑财清底”“打伞破网”“综合治理”,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扫黑除恶斗争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据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清远法院将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作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总牵引,严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利用黑恶势力干扰村务、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操纵经营黄赌毒、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等犯罪。
同时,清远法院以“零容忍”态度将依法严惩“黄赌毒”案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法治氛围。
2022年以来,清远法院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办公室作用,依法审结罗某某等人组织卖淫案等涉黄案件171件;准确理解适用刑法修正案,依法审结梁某某等人开设赌场案等涉赌博案件266件,保持打击新型赌博犯罪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一审审结涉毒品案件共387件,及时向市委、上级法院报送涉毒品犯罪信息、调研,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创新多元解纷化矛盾于诉前
“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拿到了拖欠的工资,我们还以为要打很久的官司呢!”今年5月,清新区禾云镇某陶瓷企业工人代表来到禾云法庭“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向主持调解的林法官表示感谢。至此,该陶瓷企业拖欠256名工人工资共417万多元已全部补发完毕。
该案件能够快速调处,得益于清新法院禾云法庭打造的“法庭+”共建联动调解格局。
据悉,清远法院重视人民法庭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法治乡村建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全市人民法庭积极融入“1+6+N”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因地制宜探寻前端治理特色模式,如佛冈法院汤塘法庭创新探索“一案一群聊”办案方式,组建微信群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案件快审快调;阳山法院岭背法庭依托“法官联络站”化解批量劳务纠纷。通过创新构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
今年10月,由清远市中院、市司法局联合成立的“清远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在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揭牌,调解团队由法院和司法局指派的工作人员、选聘的调解员以及行政机关公职律师组成,主要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诉前、诉中调解,依托府院联动机制,组织行政机关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努力打开案件“法结”,解开群众“心结”,让行政争议化解在诉前。
多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历时两个多月,成功化解阳山某旅游公司与100多名村民的土地租赁群体性纠纷;准确适用清远鸡行业标准进行裁判,高效处理一批涉清远肉鸡买卖合同纠纷;护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顺利调解菜农唐某与广西某食品公司因蔬菜收购引发的合同纠纷……
近年来,随着民宿、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新兴产业业态蓬勃兴起,如何服务保障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司法服务“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命题。清远法院围绕服务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依法审理涉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纠纷案件,聚力护航“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助推清远鸡、英德红茶等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支持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
今年4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清远巡回审判法庭、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清城区人民法院高新区人民法庭揭牌成立,进一步推动清远市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深度融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请问像我们这种醒狮文化产品或者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不久前,连山法院干警走进太保镇莲塘村狮舞文化产业基地,解答产业基地关于合同签订、醒狮文化产品售卖等方面的疑惑,帮助基地更好地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
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以来,清远法院拓展宣传形式、丰富普法内容,结合乡村特色产业、传统民俗节庆特点,把普法宣传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如农民丰收节期间,法院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企业等一线,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针对企业提出的关于商标权保护、农产品购销、安全生产等问题答疑解惑,结合涉农典型案例,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