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通讯员 于秀水
日前,广东省韶关市持续深化“1+6+N”(即综治中心+综合网格、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其他政法综治和社会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新丰县召开,会议对韶关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1+6+N”工作体系建设,为更好服务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部署。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泽航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新丰县检察院、智格办、江南社区、丰城街道高桥村、梅坑镇综治中心等基层社会治理点位。会上,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以及新丰县、南雄市珠玑镇综治中心、乳源县人民法院桂头法庭分别围绕本地、本单位开展“1+6+N”工作体系建设情况作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1+6+N”工作体系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脉相承,是韶关市实施“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不断深化对“1+6+N”工作体系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以镇村风险排查、就地矛盾化解、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为工作主线,以《韶关市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工作手册》为抓手,落实好首席接访员、专家引流、群众点单、常驻、轮驻、随驻等举措,筑牢做实“下沉靠前、专精服务”的法治化、专业化的工作格局,打造高效、专业的政法服务团队,深入开展服务“百千万工程”工作,着力打造“枫桥经验韶关样本”,以高水平安全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发挥“1”的统筹协调作用,着力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枢纽化建设,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要进一步发挥“6”的主体支撑作用,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和“粤平安”应用赋能,充分发挥基层政法力量,形成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及时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要深入推进基础工作精细化,推动各方力量资源下沉村(社区)、网格,利用网格化管理方式开展基层社会治理。要聚焦“N”的多元共治再发力,着力提升多元解纷协同联动能力水平,充分调动社会多元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做到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书记、政法委分管副书记以及部分乡镇(街道)代表参加会议。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