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12月28日电 记者 唐荣 见习记者 李文茜 通讯员 张建国
广东深圳龙岗区一名男子王某在夫妻关系存续期内与第三者张某长期保持婚外不正当男女关系,并以多种方式赠与第三者较大数额的金钱、物品、旅游费用等财物,该男子妻子李某遂向当地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丈夫对第三者的赠与行为无效。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赠与合同纠纷案,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李某与被告王某于2008年登记结婚,婚内育有3名子女,目前婚姻仍为持续状态。王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被告张某长期存在不正当两性关系,王某多次通过银行账户、微信向张某转账、发红包合计30万余元。同时,根据张某提供的证据显示,其也曾为王某购物、微信转账共计5170元;王某、张某曾一同前往多地旅游,王某为二人花费支出11569元,其间王某为张某购物共花费13632元;张某也曾为王某购买过一些物品,数量和价值难以查明。
法院经审理认为,夫妻一方与婚外第三者长期维持不正当两性关系,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将大量夫妻共同共有财产赠与婚外第三人,不但有违公序良俗,并且损害了夫妻的共同利益,其行为无论从性质还是处分权限而言,均应认定为无效,对于夫妻一方给予婚外第三者的夫妻共同财产,受侵害的夫妻另一方有权要求全额返还。故经核算,要求被告张某返还298790元,并支付相应利息。此外,法院酌定王某为张某支出的旅游费用及为其购物的费用,与张某为王某购物的费用相互抵销,对于原告要求张某返还这部分费用的请求,不予支持。
本案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目前,被告张某对该判决已履行完毕。
编辑:买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