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高履职要求。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对照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加快变革、新质生产力迭代升级对法治保障的新需求,对照党和人民对检察机关维护安全稳定、保障民生改善、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的新期待,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新司法理念为先导、以新指导模式为抓手、以新管理机制为内核、以新人才素能为关键、以新数智技术为支撑的“五新”举措打造新时代检察新质战斗力。
一、强化新司法理念,以科学理念引领高质效履职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深刻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对法治建设、司法工作、检察履职的要求,自觉运用科学理念引领高质效履职。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着力提升法律监督的刚性和总体效能。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做到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在监督办案中坚持质量优、效率高、效果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自觉践行“三个善于”(即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让监督办案符合法律规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基本认知。坚持科学运用“三个结构比”(即履职结构比、案件结构比、案源结构比),把握“四大检察”案件总体态势,做优强项、补齐弱项。坚持一体抓实“三个管理”(即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有机结合宏观案件质效分析与微观案件质量评查,为高质效履职办案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参考和依据。
二、实化新指导模式,为基层一线提供精准业务指导
基层检察院是检察工作的基石。对基层一线既要交任务又要教方法,我们编撰《长春市检察机关办案指引手册》,作为加强业务指导的指南和新手入门办案的“导航”,主要内容包含五个方面:绘制一套流程图,梳理“四大检察”中13个主要办案类型,制成57张流程图,挂图办案,一目了然;梳理一套《常见监督点及监督方式清单》,明晰监督办案中429个具体监督点,推动实现“监督依据可视、监督方式可知、监督效果可期”的目标;制定一套《典型案例培树要素清单》,引导检察人员高质效、精细化办好每一个案件;列明一张《司法办案风险防范工作清单》,梳理共性风险11项、领域风险34项,明确6类具体防控措施,并要求在案件审查报告中对本案廉政、信访和舆情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引导办案人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预判能力;建立一份检察官办案档案,明确“监督方式综合运用”等7项正面清单内容,以及“案件质量评查不合格”等5项负面清单内容,推动司法责任落实与队伍专业化建设双促进,树立奖优罚劣的激励导向。
三、优化新管理机制,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
如何管理是关乎政绩观的重大问题。我们坚决落实最高检关于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的部署要求,从五个方面探索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的实践路径。一是抓态势研判。坚持静态数据动态看,采取自身纵向比、省内横向比、“三个结构比”看态势、看问题、看特点的分析法,及时发现问题,优化业务决策,指导改进工作。二是抓重点类案。坚持“抓重点、破难点、明指引”,选取在类罪处理、类案监督上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影响性的案件,总结经验问题、分类细化指引、促进精准监督。三是抓流程监控。建立“监管台账+提醒提示+逾期不改通报”机制,强化对重点案件、重要节点和重点文书的审查把关,将监控结果运用于对检察官和基层检察院的评价上。四是抓检查评查。构建常规自行检查、异地交叉评查、提级重点评查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促推实质化评查复盘。对存在严重分歧的案件由市检察院检委会审议,固定评查结论,坚决防止叠床架屋、反复评查。五是抓内部监督。建立机关纪委教育预防、案管部门评查监督、控申部门反向审视、检务督察追责问责的“四方联动聚合机制”,让履职办案全链条各环节得到有效管理和制约监督。
四、细化新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检察人才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持续深化人才强检建设,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出台领军人才、年轻干部和公诉精英培养三年规划,完善检察人才发现、选拔、培育机制,通过集中培养、全科轮训等方式,高标准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突出、实绩显著的优秀干部。二是建好用好首批全国检察机关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基地、国家检察官学院教学实践示范基地、长春智慧法务区法治创新研究基地,擦亮“君廉”办案团队品牌,引领专业团队建设,促进检察理论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系统培养复合型检察人才。三是通过开设“长检大讲堂”、开展实战化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等活动,不断加强检察人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筑牢政治忠诚,增强实干才能,提升素能水平。
五、深化新数智赋能,以创新驱动工作质效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变革。我们持续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切实找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法律监督的切入点、结合点,不断完善“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更好激发检察生产力、战斗力。一方面,持续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司法办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有效发挥长春地区成熟数据模型和“数据校验管家”等智慧检务建设成果的支撑作用。坚持实事求是、实用为王,借力最高检已上架数据模型,务实有序深化应用,最大限度赋能法律监督。另一方面,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在妥善处理技术证据应用、数据与隐私安全等新问题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的运用着力点放在协助开展数据分析、案例检索等辅助性工作上。对于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理阐释等涉及价值判断的监督办案核心工作,坚持由检察人员亲自完成,以司法亲历性真正扛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政治责任。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