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优化队伍管理赋能高质效办案

2025-07-07 10:39:30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李燕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 党组书记、检察长

人才是检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队伍管理是提升履职效能的重要抓手。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职责,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与时俱进加强检察队伍管理,从能力锻造、激励驱动、制度规范“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推动形成“队伍强促业务精、业务精带队伍强”良性循环,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坚持铸魂赋能,筑牢高质效办案人才根基

面对案件类型日趋多元、群众法治需求持续攀升的新形势,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是回应时代之需、履职之要的必答题。只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方位、系统性地提升干警专业素能,才能为实现高质效办案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构建精准化培育体系。坚持“全员、全面、全程”培训,建立政工与业务部门协同机制,实施规划、执行、评估、考核闭环管理。依托“领航讲堂”“起航公开课”“青雁学堂”三级学习平台,按人员类别、岗位职能定制个性化素能提升计划,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深化“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业务标兵、精品课程讲师作用,强化思想淬炼、业务精进、作风养成。常态化运用线上平台深化理论学习,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确保干警思想与素能双提升。深化法检公司律同堂培训,聚焦证据标准、法律适用等争议焦点凝聚共识,促进监督与办案质效统一。

搭建实战化练兵平台。每年开办“青苗人才孵化营”,选拔具有潜力的人才进行跨部门、个性化集中培训,锻造核心办案技能。建立“年度有重点、三年全覆盖”的训赛练兵机制,轮流举办公诉人辩论赛、助理业务竞赛、优秀庭审评比、书记员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用,加速干警业务素能提升。

强化案例化教学应用。建立健全经验即时分享、案例定期评比、课程持续开发机制,践行“办理一案、总结一法、培养一片”理念。充分发挥检委会、检察官联席会、法检公司律同堂培训、典型案件观摩庭等“实务课堂”作用,促进深度交流研讨。积极将办案实践中的成熟经验转化为精品课程,推动优质办案资源可复制、可推广、可传承。

二、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高质效办案内生动力

科学的激励保障是撬动干警主动作为、唯实争先的有力杠杆。只有构建起导向鲜明、路径多元、保障有力的激励机制,将个人成长与检察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激活干警投身高质效办案的内生动力,为检察履职注入持久动能。

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管案与管人衔接互动、协调运转,构建“以案考人、以人促案”管理模式,将办案质效与绩效考评、晋级晋升、评先评优挂钩,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警澄清正名,对履职不力的干部果断调整,对违反检察职责的干警依法依规处理,实现奖优与评劣结合、惩戒与保护并重,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鲜明导向。

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实施“横向锻炼+纵向发展+跨界培养”成长计划。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轮岗交流,选派干警到群团组织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有计划地输送骨干到上级检察机关、纪委监委跟案实训,重点培养高层次业务型人才;支持干警学习深造,提升学历,培养专业领军人才;积极向党政部门推荐输送优秀干部,以多领域实践拓宽干警施展才华的舞台。

营造唯实争先氛围。打造主题鲜明的“党建、廉洁、业务、队建、创新、荣誉”六大文化走廊,展示工作成效、创新举措、先进典型,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开展“我想对党说”短视频接力、“党旗线上传递”等主题活动,展现队伍昂扬风貌。严格落实节日慰问、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严格制度规范,夯实高质效办案运行保障

高质效案件既靠专业能力“办”,更靠制度机制“管”。必须紧扣检察办案,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业务、案件、质量一体管理体系,推动检察权公正、规范、高效、廉洁运行,使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细化检察职权清单。围绕权责一致原则,对标重庆市检察机关办案组织职权清单,制定配套实施细则,为检察官履职提供清晰指引,促进依法履职、规范用权。针对“新类型案件”等模糊表述,通过列举具体情形,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标准;明确检察官为司法救助等未列明办案事项及其法律文书的决定主体,推动“谁办案谁负责”司法责任制落地;补充制作7类法律文书,明确对应层级审批主体,有效填补职权运行空白,实现权力运行全程留痕、责任可溯。

构建过程管控机制。制定《数据质量管理与流程监管工作实施细则》,运用数智监管系统实时监控提醒,对流程问题实行分级处理,对实体问题及时移送线索并评查,实现案件办理从立案到结案全流程动态监管,确保办案程序规范有序。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业务质效分析研判工作办法》,建立季度综合研判与不定期专题分析机制,聚焦重点案件类型、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跨领域分析,并通过案管部门与政治部联合督办,推动研判成果转化为检察建议、调研报告等,服务检察决策和社会治理。

优化质量评查格局。建立案件质量检查评查衔接机制,建立“检察官自查、办案部门核查、案管部门统筹评查”多层级质量管理模式,既避免重复检查评查增加检察官负担,又多层发力确保问题案件“无遗漏”。组建由院领导、资深检察官等组成的专业评查队伍,配套保密承诺与讲评会议制度,制定涵盖办案全流程的“四大检察”自查核查登记表,推动“每案必检”“即办即检”落到实处。积极开展跨区域评查,与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检察院探索开展涉高竹新区案件质量交叉评查,助力办案理念和执法司法标准统一。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