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在城市更新中切实保护好文物

2025-02-26 09:37:11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金 磊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提升品质、完善功能的关键举措。如何在城市更新的浪潮里保护好不可移动文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城市更新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许多城市旧城区住房条件恶劣,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城市更新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为城区注入新的活力。从长远看,城市更新是城市顺应时代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通过重新规划和改造,城市空间布局得以优化,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可以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然而,城市更新也会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一些挑战。许多旧城中分布着丰富的文物遗迹,如古建筑、古桥梁等,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可能面临毁坏的风险,特别是大规模的建设活动,稍有疏忽,就可能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现实中,一些城市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旧城区古建筑甚至近现代建筑大拆大建,使不可移动文物及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建筑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民俗文化,一旦消失,城市的文化脉络就会出现难以弥补的断层。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城市更新带来的成效逐步显现,同时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愈发重要。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重视文物保护,妥善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切实保障文物安全;明确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将文物保护置于首位。特别是增加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制度,包括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纳入相关规划,以及组织编制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从严规定了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城乡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增加了地下文物埋藏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度,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文物安全。

此外,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对于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违法建设、擅自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等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最高罚款额由原来50万元大幅提高到1000万元,同时责令行为人承担文物修缮复原费用,极大地增强了法律威慑力。这些规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撑起了坚实的“保护伞”,使城市更新的考量更加科学全面,促使建设者在施工过程中更加谨慎地对待不可移动文物,避免因盲目追求进度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做好城市更新与文物保护,需要各相关方面共同努力。有关部门要制定好全面且细致的规划。在城市更新项目启动前,充分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切实将文物保护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规划之中;强化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咨询、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到城市更新和文物保护的决策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对城市更新中违反文物保护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在文物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过度开发旅游等情况,深入调查,及时曝光,推动问题解决;对一些成功的文物保护案例进行宣传报道,为其他地区和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设单位要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依法严格管理设计与施工,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好文物和周边环境。

(作者系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文字整理:本报记者林楠特)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