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守牢公共安全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5-01-20 16:59:5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夏得湧 江西省新余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的中坚力量,要牢固树立“可防可控”“重防重控”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防风险、保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时刻保持“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的责任感和“不得满分就是零分”的危机感,以零容忍的态度全面排查起底各类公共安全隐患,靠前做好防范化解的万全准备,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一、拧紧“安全阀”,让公共安全更加托底

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江西省新余市公安机关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把主要力量放到抓重点、抓关键上来,着重通过改善公共安全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力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连续7年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纳入政府民生实事,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平台,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边界,推行“共性问题提级治理、个性问题常态治理”模式,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年大幅下降,较大及以上事故连续5年零发生。针对涉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率、死亡率占比较高的问题,持续深化“有牌照、不加篷、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不乱停”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全力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全。推动将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上升为党政工程,完善校园安全隐患联治机制,推行“警+N”护学岗、“最小应急单元”处置机制,强化校园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坚决将安全风险挡在校园之外。联合推进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动”和防溺水专项行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对水的敬畏,连续多年未发生中小学生溺亡事故。

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深入开展严打夜市假劣肉制品等专项行动,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公安食品快检实验室,健全与行政部门执法联动机制,有效解决食药环领域隐案多、发现难等问题。

二、插上“新引擎”,让防范处置更具功底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提高处置效率的同时,也能大大降低各种成本。近年来,我们坚持科技赋能公共安全治理,以深入实施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在实践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稳步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建强“智慧大脑”。加快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实体化运作大数据实战中心,不断强化专业建设、机制牵引和大数据实战,有力提升了警情联动处置效果,全市刑事治安警情连续三年大幅下降。探索推进城市交通指挥体系建设,试点AI智能劝导系统,上线交通安全智能语音呼叫“云哨”系统,推进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有效优化城区道路通行环境。

壮实“躯干手脚”。深化“巡处一体化”警务改革,在主城区建成6个一级警务站、7个二级警务站,屯警街面、分级巡控,建立“有警接警、无警巡逻,高峰管交通、平峰管治安”机制,实现最近警力响应、最短距离处置。常态化开展“红蓝对抗”演练和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专项训练,有力提升民警应急处突水平。

畅通“血脉经络”。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隐患精准画像、精确预警、精细管控能力。建成“智慧派出所”系统平台、“新余微警务”App、辅警“联勤通”App、服务群众端“警民通”微信小程序的“一平台三应用”,以智慧促治理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三、下足“绣花功”,让基层治理更能兜底

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主战场,是防控风险、排查隐患的最前沿。我们坚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从基层最小单元抓起,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竭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强化基层基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全面推动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展治安态势感知、可用资源、风险隐患“三张图”建设应用,让基层更有精力、更有能力做实基础防范。同时,发挥小区党员、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基层力量作用,建立由社区民警牵头的社区警务团队,实现基础信息联采、风险隐患联排、治安秩序联防。

强化协同配合。发挥公安机关“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排查、及时预警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建立风险隐患公安提示函和督办单制度等,压实安全监管责任,集中整治各类突出安全隐患。

强化闭环管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建立“一事一复盘”机制,及时梳理事故背后的共性问题,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形成“排查、交办、整治、督检、落实、反馈”管理闭环。优化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处置流程,打通“110—1234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对接通道,确保非警务事项分得出、接得住、能落地。

在今后的工作中,新余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始终把公共安全治理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市公安局安委会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突预案,精准发力强化公共安全治理,夯实筑牢公共安全工作基础,压紧压实安全监管责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