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航 北京市密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密云水库是首都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在首都水源保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60多年来,密云水库在拦洪蓄水、灌溉农田、城市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保护好这“生命之水”,近年来,“两市三区”(河北承德、张家口两市,北京密云、怀柔、延庆三区)政法系统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接连推出跨区域执法司法协同、行刑衔接严打、源头防范共治、科技赋能增效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形成了用法治力量守护好密云水库及其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护航“两市三区”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
一、坚持区域合作,构建联防联治保水格局
保水护水不仅仅是库区的职责,更需要全流域协同发力、共商共治,从而实现生态环境共保、生态文明共建。
党委领导高位统筹。跨区域协同,党委坚强领导是关键。我们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京冀“两市三区”党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共同签署《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两市三区”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协议》,联合签发《密云水库流域“两市三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和协同发展工作要点》,深入开展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积极探索打造“生态特区”。2022年以来,潮河、白河入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I类标准。
政法系统主动作为。政法系统作为法治保水的主力军,要在跨区域、全流域执法司法协作上下功夫,为清水下山、净水入库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两市三区”政法系统坚持用好密云水库上游流域“1+3”(党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法治保水机制,从环境资源审判、生态检察、生态警务以及护航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深入开展政法领域交流合作。建立完善法治保水常态化会商交流机制,深入开展联动执法、案件协作、群防群治力量巡查,形成风险联防、问题联治、多方共治强大合力。
二、坚持改革创新,构建系统集成法治保水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部署。要不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保水制度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好发挥政法力量守护密云水库、守护绿水青山。
强化法治保水制度建设。生态保护的成效源于制度机制的创新。针对密云水库水源保护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生态修复等重点问题,我们在案件侦办、执法协同、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机制,织密“打、防、治、建”立体化法治网。建立完善与高等院校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顾问制,开展前瞻性研究,不断提升法治保水工作水平。
建强法治保水专业化体系。紧紧围绕保水、保生态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将法治保水体系建设纳入政法领域改革任务。密云区创设北京市首家环境安全保卫大队,成立全市首个生态检察办公室,挂牌环境资源法庭,组建保水保生态法律服务团,形成了区委政法委牵头、政法单位协同配合的法治保水保生态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法治保水专业化建设,集中优势政法力量,全链条、全流域闭环办理各类涉水涉生态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案件。深入开展法官、检察官、警官同堂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法治保水保生态队伍。
凝聚“政法+行政”两翼合力。生态保护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建立完善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两市三区”政法系统持续加强与密云水库管理处、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线索移送、案件协作等形式,促进工作衔接、执法协作,构建起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协调一致、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体系,形成依法打击强大合力。
三、坚持多元共治,构建源头防范司法屏障
法治保水护水,打击惩治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到生态保护修复上。这需要条块联动,推动形成“保护、打击、预防、修复”四位一体的法治保水格局。
坚持齐抓共管。健全“河长+警长”“河长+院长”“河长+检察长”机制,创新建立“村官吹哨、法官报到”“检察长包镇、检察官包点”“穿警服副书记”等机制,配合属地政府开展水源周边环境治理,及时消除水源污染隐患。深入开展法治保水宣传,凝聚保水护水广泛思想共识。完善“电话+微信+网络+网格”线索征集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转变。
坚持打防一体。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两书一函”的刚性作用,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涉水涉生态保护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及时向行政单位发送整改建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建立完善具有密云特色的水资源生态修复路径,通过设立“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生态环境公益修复增殖放流基地”“密云水库鸟类栖息地法治保护教育基地”,采取替代性修复、自行修复、第三方修复等方式,在严惩犯罪的同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确保案件办理到位、环境修复到位、警示教育到位。探索建立环境保护禁止令预防性司法机制,强化部门配合,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前至事前,推进预防协同治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坚持科技赋能。科技是提升执法办案效能的关键一招。我们建设应用密云水库智慧巡查系统和密云水库数字孪生流域管理系统,通过无人机、无人船、红外设备、视频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健全完善“水陆空一体化”立体巡查,实现对密云水库的全天候、全覆盖、常态化巡逻监控,不断提升依法打击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完善“大数据+生态检察”“大数据+主动警务”办案新模式,建立完善“密云水库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促进涉水案件线索发现、调查取证效能提升。
保护好密云水库就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实践。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两市三区”政法系统合力,不断深化法治保水制度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在跨区域执法司法协作、风险隐患联防联治、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等方面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共同描绘法治护航首都“生命之水”新画卷。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