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电动自行车装上“安全链条”

2024-12-11 10:04:3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逐年增加,各地纷纷下大力气进行治理。近段时间以来,浙江丽水针对电动自行车使用全场景及从生产到维护全环节,出台了一批治理规范性文件,清理了一批非国标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场所等,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轻巧灵便、出行自由为特点的电动自行车既是老百姓的重要出行工具,更是部分群体的“生产资料”。而伴随电动自行车使用之便的却是治理之难。一方面,电动自行车的专门道路、停放场所与其保有数量不匹配。违规驾驶、私拉电线、进楼入户等乱象的产生既有使用者图一时之便的主观因素,也有“车多位少”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当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电动自行车治理体系,存在一些监管空白地带。电动自行车治理这件“民生小事”是考验治理技术、撬动基层治理体系变革的“安全大事”。为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抓好“疏”与“堵”的结合点,通盘考量从电动自行车电瓶电池、充电场所到道路配置的各环节,统筹调度好市场监管、公安、住建、消防等各部门力量,牢牢守住人员集聚区、充电密集区、交通拥堵区等重点区域,将宣传教育与惩罚禁止相结合,帮助人民群众树立起“安全为先”的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为电动自行车装上“安全链条”。 (谢遥)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