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雷 山西省晋中市委副书记、 政法委书记
政法机关担负着防风化险、守护正义的重任,必须准确把握“危”与“机”、“立”与“破”、“稳”与“进”的关系,锚定时代坐标、增强改革主动,护航改革大局、做实改革举措,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行稳致远。
一、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忠诚之心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才能发挥出更有效的力量。一直以来,也正是因为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才能牢牢把握住政法工作的“纲”和“本”,使政法工作始终挺立在维护安全稳定和促进公平正义的第一线,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全面统筹政法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必须做到思想上真一致,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第一议题”精学、研学、联学、解学机制,滚动式开展覆盖全警、突出重点的政治轮训,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必须做到政治上真可靠,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常态化开展政治督察,经常性对标对表,切实把政法队伍打造成党的旗帜引领下的“一块坚硬钢铁”;必须做到行动上真落实,全面提升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整体能力,确保政法改革方向正确、推进有力。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对党领导新时代政法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制度安排,既是立规矩、定方圆,又是谋长远、固根本。围绕以制度为支撑推动政法改革,要不断完善党委政法委员会工作机制,将贯彻政法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细则作为政法机关讲政治、守规矩的硬约束,推动党委统筹领导、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党委政法委“协管”“协查”等制度具体化、规范化,切实抓在日常、严在落实,为推动政法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制度保障。
政法工作性质特殊,从严管党治警形势依然严峻。围绕健全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的制度机制,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压紧压实各级政法机关党组(党委)主体责任,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执法司法“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高效协同,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同时,支持保护依法履职,设身处地为基层减负,引导政法干警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政法改革发展工作蓄势赋能。
二、严格履行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责任,以稳定之效护航改革发展大局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政法机关作为维护稳定的主力军,必须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刻保持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坚定的底线思维,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打好政治安全“保卫仗”。要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首要职责,坚持预警与预防一起抓,紧盯重要节点、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坚持整体与重点相结合,常态化运行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机制,高度关注高校新区等重点部位,及早发现、干预、化解涉校矛盾和风险隐患;坚持线上与线下同发力,严防各类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升级。
打好社会稳定“整体仗”。要突出主动创稳、制度建稳、源头维稳,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市委常委会、市委政法委“双议稳”机制,每季度市委政法委要召集重点部门对全市稳定形势先期综合研判,针对突出风险,提请市委常委会研究对策、建章立制;坚持“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强化“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理念,推动行业部门履行风险问题实体化解责任;坚持前置管理、源头防范,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列为经济社会重大活动的前置程序,规范流程、严把关口,从源头上减少决策失误引发的社会风险。
打好治安防控“攻坚仗”。要突出打、防、管、控整体推进,坚持常态化扫黑,将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作为重要抓手,强化线索核查、依法严惩、深挖彻查和综合治理;坚持一体化防控,锚定“警情发案少、社会秩序好、基层基础牢、群众满意度高”目标,突出“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三个维度,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争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好控发案。
三、积极探索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以担当之力提升政法改革实效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政法领域改革是法治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自觉将其置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来定位、谋划和推进,围绕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注重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以“小切口”做“大文章”,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作了重点部署,强调“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着力提升执法司法监督能力,推动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多方参与的执法司法监督工作规范运行、形成常态,全面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要着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推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规范落实,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开展执法司法“暖心行动”,建立执法司法质量状况评估机制;要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核心,重点健全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努力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的要求落到实处。
立足新发展阶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破解发展瓶颈、促进良性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政法机关必须扛起的新使命。要聚焦重大战略护航,围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点,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犯罪;要聚焦法律服务提质,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围绕食药、住房等民生热点及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公安派出所警务模式改革和“一网通办”,全面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