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英 刘琼
据新疆车垦公安发布消息,2024年5月18日,梁某忠等三人非法越界至乌苏市甘家湖牧场,并使用紫光灯诱捕条纹正钳蝎,这一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猎捕野生蝎子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更是对法律底线的挑战。
蝎子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还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蝎子能有效捕食并消灭大量有害昆虫,与蛇、虫、鼠、蚁等物种间形成了微妙的制约关系,共同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外,蝎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并起到很好的抗癌作用。
然而,非法猎捕野生蝎的行为却带来了诸多危害。首先,这种行为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其次,夜间捕捉野生蝎子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可能给捕捉者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此外,非法猎捕野生蝎子还会影响人工养殖蝎子行业的健康发展,挫伤养殖人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野生蝎子的保护,杜绝非法抓捕行为,以确保其种群数量的稳定,维护生态的平衡与安全。
事实上,我国对于保护野生蝎子等野生动物的态度是明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等对“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猎捕、交易、运输等针对野外自然生长繁殖的蝎子活动”作出了相关规定。此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2023年发布的最新《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明确将条纹正钳蝎列为国家三有动物。为确保野生蝎子种群安全,多地政府也纷纷采取行动。山西、山东淄博、宁夏吴忠等多地纷纷发布通知,严禁捕捉野生蝎子,并加大了对非法猎捕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野生蝎子的生存环境,也维护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每一种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呵护。野生蝎子等野生动物作为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对于确保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保护野生动物不仅需要司法机关积极作为,而且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向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说“不”,共同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懈努力。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