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张建 田国庆
“三角队形由三艘冲锋舟组成,每艘舟之间保持一定角度和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迅速调整适应各种复杂情况。”近日,在黑龙江省军区民兵水上训练基地,教练员任明锐、张保平通过讲解和实操,指导参训民兵骨干提高水上搜救能力。这是黑龙江省军区组织开展的民兵防汛抗洪专业干部骨干集约专修训练活动。
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降雨量增加,南方多地洪涝灾害严重。黑龙江省气象台近期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显示,域内部分水库已出现70毫米以上降水,未来短期内还将有30至50毫米降水,累计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
黑龙江省军区结合域内近几年尤其是2023年军区民兵大范围参加抗洪抢险积累的丰富经验,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总要求,组织全省民兵干部骨干开展这次集训。
“这次集训按照‘专长化任教、集约化组训、模拟化训练、标准化考核’模式展开,有效推动了基础训练高质量发展。”负责组织和承办此次训练活动的哈尔滨警备区邵磊介绍。全军基础训练现场会召开以来,他们严格按照新时代基础训练“四化”组训法,聚力大抓基础训练,探索推行集约专修,配套建强条件支撑,健全完善制度规范,为本次集训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集训分别在陆上训练场和水上训练基地进行。在位于哈尔滨市宾县的某陆上训练场,教练员根据现场设置的固定滑坡、抢筑子堤、封堵决口、克服管涌等七个方面训练课目,按照基础班、进阶班依次分组组织、分队训练。在二龙山水上训练基地,参训民兵干部骨干围绕防汛抗洪装备器材和水上搜救装备器材操作使用、水上搜救技术与方法、班组个人示范作业等项目进行实操演练。
“专长化任教、集约化组训、科技化助力,是这次集训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使此次专修训练取得预期效果,组织者不仅从全省国动系统官兵中选拔了一批专业技术能力强、防汛抗洪经验足、理论实践双一流的骨干成员组成教练员队伍,还邀请大庆市防洪中心水利专家和黑龙江省海事局水上搜救指挥中心、哈尔滨蓝天救援队救援专家前来传经送宝,共同为打造一支防汛抗洪的专业团队提供支持。
“报告,前方水域发现落水人员。”“按预定方案迅速前出处置。”“是!”接收指令后,七台河军分区民兵应急连副指导员王彦斌带领三区队十班全体民兵,迅速驾驶冲锋舟前出搜救。由于水面宽广、水流湍急,经过几次打捞,冲锋舟都难以有效靠近预定目标。水上搜救人员与驻岸保障人员通过对讲机联通后,一架无人机即时飞往出事水域。保障人员按照传输画面逐帧分析,指导搜救人员利用水上机器人将落水者成功搭救返航。
在为期十天的集训中,来自黑龙江省军区各军分区、人武部的民兵干部骨干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多维度锤炼防汛抗洪抢险能力。考核阶段,通过采取“理论+实操”“岸上+水上”双轨并行模式,重点对应急行动组织与指挥、防汛抗洪技术与方法、防汛抗洪装备器材操作使用等8个方面重难点课目进行抽考必考,全体参考民兵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用优异成绩展示了黑龙江省军区广大民兵指战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风貌。
据悉,此次专修训练是黑龙江省军区近年来投入时间最长、参训民兵骨干最多、科目要素设计最全的一次集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参训队员面对险情时应急处置和救援抢险能力。
“参训150余名队员是防汛抗洪尖兵,集训结束后,他们将指导所在单位广大民兵广泛开展防汛抗洪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官兵和民兵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能力。”集训活动举办方负责人说。
编辑: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