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李雪宁
为深化“碧海蓝盾2025”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近日,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组织人员赴天津、辽宁、山东,开展为期7天的专项执法督导活动,推进海区各级海警机构全面加强执法管控和海上综合治理。
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率相关省(市)海警局共同组成督导检查组,融合推进专项行动督导和执法检查,对去年以来国家批复的116个用海、倾废项目以及1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依法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对重点领域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督导检查在类别上锚定“新”字,围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国家级海洋牧场、重大港口等5个新业态及重点项目用海深化执法;在项目上突出“大”字,对全国最大人工港口、最大渔光互补示范项目、在建水深最深海上风电、首制装备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和中外合作建设项目进行集中检查,对相关企业用海项目的海域立体开发使用、海洋环境评价、环保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及应急处置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执法监督,督促企业严守法律法规,防范环境风险,履行好大型企业社会责任。
此外,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与地方涉海部门联动,运用新域新质力量提高执法效能,将舰艇巡查与无人机巡视、现地检查与卫片分析、物联网常态治理等手段相结合,多措并举推进执法与治理相互融合,规范企业行为,实现执法前置,达到预期目标。
本次行动在前期研究论证基础上,结合各级执法实践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就新形势新业态用海和重点项目执法监管的流程、内容、标准、方法、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论证规范,形成5个领域可复制推广的执法模板,为推进新形势下海洋执法监管奠定了基础。
编辑: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