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黄国畅
9月上旬,超强台风“摩羯”横扫海南。当时,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正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技术测试相关工作。当最强“秋台风”遇上天舟八号任务,如何提前预判台风动向做好防护措施,成为当时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对超强台风严峻考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肩负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重要责任。“预报越准、预警越早、应对越充分,越能最大程度减小损失。要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发布。”在台风登陆前,该技术部气象室在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图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气象室开展气象会商。
灾难面前,每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既有“大家”,也有“小家”。每个“小家”都有家属小孩要照顾,每个“小家”都要对抗台风灾害。怎么值班、安排谁值班,成为摆在气象室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来!威马逊台风那年我在值班,我有经验!”“我们上!我们都是单身,没有家庭负担!”……一个个逆行者挺身而出,令大家备受鼓舞。
经过党支部慎重考虑,张晓杰、林浩钦、张瑞林3名气象系统工程师组成值班小组。由张晓杰负责天气监测、信息发布及办公区设备防护,林浩钦协助完成值班任务,张瑞林负责气象资料保障。
图为张晓杰、张瑞林开展天气监测。
9月5日17时,随着台风红色预警发布,3名同志开始值班工作。夜间,海南岛受台风外围7级风圈影响,天气状况相对稳定,安排好值班任务后,张晓杰叮嘱大家轮流休息,保存精力应对好台风登陆。
9月6日11时,发射场进入10级风圈,风雨情况明显增强,张晓杰时刻关注云图、回波,每2小时编写信息汇报风力、降水情况和可能的登陆地点。
6日14时,发射场进入12级风圈,值班小组迎来真正考验。屋外狂风暴雨,室内热火朝天,除了正常的信息发布,3名同志每小时巡视设备机房,及时处理室内积水,防止设备短路造成数据中断。同时,商发由于供电中断也发来求助信息,需要协助定期通报天气实况。
6日15时,发射场通信中断,值班小组通过电话获取气象台观测实况,艰难地保障实况信息不间断发布。在海南方向遭受台风肆虐的时候,气象室西昌方向的同志也在时刻关注海南受灾情况。数据中断、通讯受阻后,西昌方向及时跟进保障,发布台风最新情况。
图为林浩钦协助完成值班任务。
这是一场无声的接力赛。9月6日23时,远在西昌场区的气象系统工程师杨本湘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联系上值班小组,继续通报台风信息。狂风暴雨持续近10个小时,值班小组3人不曾有丝毫懈怠,在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中,竭尽全力保证信息及时发布和设备设施安全。
本次“摩羯”台风期间,该技术部气象室两场联动、协助配合,全力保障台风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发布,确保在天舟八号任务中文昌航天发射场各系统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图为气象观测员正在进行现场测风保障。
当前,航天发射任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海南方向台风接连不断,为航天发射气象保障带来巨大挑战。该技术部气象系统工程师团队将持续全力以赴、观云测雨,为火箭发射寻觅“最美天窗”。一路走来,正是许许多多像这些气象系统工程师一样的航天工作者在危急时刻、关键时刻默默奉献、挺身而出,为航天发射重大任务保驾护航,中国航天由大向强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阔。
编辑: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