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李倩 赵双林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在自体骨移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显微外科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国自体骨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采用中英文方式同时在《中华医学杂志》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为我国自体骨移植手术提供了规范化指导,也为全球骨科医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图为骨科医学部显微外科张建政主任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
骨在人体内起着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临床上,自体骨移植作为治疗骨缺损的黄金法则,以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区、规范手术操作、减少供区并发症等问题,日益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骨科医学部依托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组织学部多位骨科领域权威专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自体骨移植领域系列文献和相关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精心制定《指南》,详细阐述了自体骨移植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自体骨移植的适应证、技术和取骨部位并发症的预防,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自体骨移植技术创新发展。
图为骨科医学部显微外科张建政主任团队为撰写指南查找资料,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
据了解,该骨科医学部在自体骨移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该医学部不仅拥有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技术团队,还注重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不断推动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战场救治能力。近年来,该医学部成功实施多例复杂自体骨移植手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图为骨科医学部显微外科张建政主任带领团队讨论和研究指南的临床适用范围。
骨科医学部主任唐佩福院士介绍说:“《指南》的制定,不仅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还有助于提升自体骨移植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保障患者权益。”
骨科医学部显微外科主治医师史卫东表示:“作为一线医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感受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指南》的出台,既让我们在手术过程中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又减少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风险,促进临床上自体骨移植技术的提高。”
图为骨科医学部显微外科张建政主任为按照指南规范的标准进行自体骨移植术后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恢复良好。
未来,骨科医学部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升医疗水平和科研实力,为保障官兵健康和促进医学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拍摄:赵双林)
编辑: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