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神舟十七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亮相:航天员讲述在轨生活的187个日夜

2024-07-05 19:55:12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占康

7月5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安全返回两个月后,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在现场分享了太空驻留阶段的经历和体会。

图为见面会场。廉颖婷 摄

去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乘组搭乘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今年4月30日,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

指令长汤洪波曾亲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两年后,他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并刷新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纪录。他说,这是我的职责和本分。两次飞天经历以及在轨生活270多天的经历,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为自己能够有幸见证参与亲历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感到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神舟十七号乘组还承担了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将神舟飞船搭载的国旗从中国空间站带回祖国家园,跑完国旗太空传递的关键一棒。“目前,国旗地面传递活动正在进行中,我们非常期待这面承载特殊意义的国旗能够接力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点亮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心中的强国梦、航天梦。”汤洪波说。

经历了两次太空会师,汤洪波感慨地说,载人航天是一场接力赛,很荣幸成为这场接力赛中的一员。

“第一次会师是‘接棒’,接过了神舟十六号乘组的‘接力棒’,这是神圣的使命与沉甸甸的责任。第二次会师是‘交棒’,我们乘组把传承发扬的‘接力棒’交给神舟十八号乘组。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高度的使命感,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跑好这一棒。”汤洪波说,一次接棒、一次交棒,我们会深深地拥抱,所有的祝福、期待、嘱托,所有的骄傲与自豪,都在无声的拥抱里。

唐胜杰是第一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他说,入驻空间站后,遇到的第一个考验就是如何快速适应太空失重环境。而在太空当菜农的经历,让他更深刻认识到在太空开展科学实验的挑战和魅力。

“我们在太空菜园里种植了生菜、樱桃、番茄等多种蔬菜,这些蔬菜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现摘的蔬菜口感鲜美,尤其是生菜夹上肉蘸着酱吃,超级美味。樱桃、番茄酸甜可口。这些生机勃勃的蔬菜不仅为我们的太空生活增添了色彩和乐趣,也为未来的深空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唐胜杰说。

江新林坦言,首次进行舱外活动,内心还是很有压力的,指令长和唐胜杰给了他很大支持和帮助。经过扎实训练,出舱当天,江新林内心非常平静,他按照之前训练了很多次的动作逐项进行操作,整个出舱过程都很顺利。

“在轨生活了187个日夜,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神奇、难忘。”江新林说,“长时间枯燥封闭的太空生活,偶尔会烦躁难熬。指令长始终积极给我们创造团结、活泼的生活环境,发现我们有情绪不高的苗头时,便加油打气。在工作之余,我们也会给家人朋友打电话,每周还有一次与家人视频通话的机会,这些都让我们在心理上得到支持。另外,还有地面支持团队的日夜坚守、陪伴,让我们感到并不孤单。”

“在太空飞行半年期间,我们远离祖国,对家乡和亲人非常思念。在工作之余,我们总会趴在舷窗上,看向那颗蔚蓝色星球,搜索着家乡的位置。我还时时想念家乡的美食,希望能早点回到家乡,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汤洪波说。

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