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容城县贾光乡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交通事故。一名11岁小男孩“球球”跟着父亲以及自行车队在双向公路上骑行,结果在接近中线时不小心摔倒进入对面车道。球球被对面车道上正在行驶的一辆小汽车碾压。
案情介绍
相关视频显示,事故时间为8月11日早上6点12分左右,当时球球跟着父亲以及一群骑友在公路上骑行,一行人身穿统一的蓝色队服,戴着头盔。当时骑行速度较快,码表显示时速一度超过了37公里,视频中还能听见“慢一点儿”的喊声。然而在一次变道时,可能是前后车辆距离太近发生碰撞,11岁的“球球”不慎摔倒,半边身体倒在了对面的机动车道上。不幸的是,这时对面车道正好有一辆小汽车驶过,车主避让不及,车轮碾过“球球”,地上出现一大片血迹。
8月13日,据河北省容城县卫健局信息宣传组消息,经与医院核实,男孩经抢救无效死亡。
近年来,大众健身运动逐步兴起,骑行、游泳、各种球类运动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人喜欢参加带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比如野外登山、徒步拉练、穿越沙漠、蹦极等。我们也看到不少青少年或者未成年人参与其中,每年暑期都会听到一些未成年人参加危险性运动遭遇不幸的案例。
当不幸事件发生时,谁该为未成年人的安全负责?对此,《法制文萃报》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宏臣律师来解答法律知识。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孙宏臣介绍,除了这些运动的组织者、运动设施或场地的管理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承担首要责任。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第一千零六十八条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为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第十六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其中(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些都是为保护未成年人安全而做出的特别规定。
由此可见,父母在照顾和保护未成年人安全方面要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第一监护人的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比如做好安全防护,看护时尽到监护责任,带孩子出门要做好安全教育,不做一些危险性较高的运动,不让孩子脱离视线单独活动等。
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些不幸的事件,但意外还是时常发生。本案中,这位父亲低估了自行车骑行运动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于11岁的小男孩,他的骑行技能、观察路面能力和经验,都相对不足。在高速骑行过程中,危险性更是成倍增加。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上路骑行。带领孩子参加一些运动是好事,但安全问题必须时刻挂心上。
另外,随着骑行运动的兴起,城市一些上班族也喜欢骑行上下班,既环保又健身。在此建议,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也应更加人性化,增加一些自行车专用车道,避免人车混行,努力打造“自行车友好型城市”,让骑行更舒适、更安全。
律师介绍
孙宏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出版《民法总则精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析与重构》《网络安全法一百问》等专著和著作三本,发表文章十余篇。做过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商事案件,担任国有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多位律师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商事纠纷、信托、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疑难复杂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定位,持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