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鲜活载体。8月13日,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法院牵头联合三穗、锦屏两县法院,组织党员干警赴锦屏县河口乡塘东村“红军林”,共同开展“保护古树名木,弘扬生态文明”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将党组织战斗力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强劲动力,让红色基因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党员干警讲解《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活动中,党员干警们实地走访“红军林”,在当地村干部的讲解下,深入了解这片古树群背后的红色故事,探寻其承载的革命记忆与生态价值,并就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病虫害防治等精细化保护措施展开交流。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树群依旧枝繁叶茂,不仅让干警们直观感受到生态文明的生命力,更激发了大家守护自然遗产、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建工作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党员干警们在“红军林”中庄严列队,面向鲜红的党旗,由领誓人带领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铿锵誓言在古林间回荡,映照着干警们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生态家园的坚定初心。
党员干警实地查看古树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围读”在村寨中展开。党员干警们结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用方言土语向村民们讲解古树名木的定义、分级标准,以及保护古树对维护生态平衡、留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古树名木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共同筑牢生态保护的群众基础。
据悉,“红军林”的由来有着一段动人的红色故事。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塘东村时,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挠红军前进,下令乡兵砍伐数百棵大树横亘在路上作为路障。一位红军首长见此情景痛心不已,当即拿出十八块大洋交给村民,嘱咐大家待来年开春务必补植树木。次年春天,村民们信守承诺补种了大片树苗,并立下寨规民约:严禁在此砍柴伐木、开垦种地。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古林,塘东村村民为纪念这段军民鱼水情,将这片林子命名为“红军林”。(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 潘蓉)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