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5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心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唐山启明学校,开展为期9天的矫治教育帮扶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专业实践护航特殊未成年人成长,用青春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让帮扶行动扎根教育一线。
作为河北省首家专门学校,唐山启明学校依托唐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功能转型建成,自2023年底投入运行以来,以规范化管理和显著教育成效成为样板典范,多次迎接省、市领导考察调研。实践团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走访,系统了解学校的建校历程、办学成果及“行为矫正—心理干预—法治警示”标准化工作体系,为后续实践筑牢基础。
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度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将专业理论转化为矫治实效:
日常管理及行为养成教育中,发挥警校专业优势,针对性开展队列训练、内务规范和礼貌用语指导,强化学员规矩意识;参与日常秩序维护,上下课引导、活动组织及夜间值班巡查,筑牢场所安全防线。
心理干预服务中,通过“一对一”包联谈话全面掌握学员心理动态与思想状况,研判后精准制定个性化心理矫治方案,有效化解潜在心理危机,为学员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化身“普法讲师”“文化老师”,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涉罪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知识,构建法治震慑防线;采用“集体+个别”模式开展文化课程教学,同步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助力学员树立正确价值观。
为丰富教育形式,实践团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舞蹈、合唱、武术等文艺排练,举办了“携手共进,筑梦未来”消夏晚会,点燃学员参与热情,在活跃氛围中强化集体荣誉感,深化“文化育人”成效。
活动期间,团队专程赴李大钊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与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共缅先烈,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厚植使命担当,为矫治工作注入精神动力。
实践团在一线锤炼技能,真正将矫治教育专业知识与教育关爱、社会服务相结合,为迷茫的青春开启正确导航,符合“三下乡”服务基层、关爱特殊群体的宗旨,凸显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启明学校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协同工作体系和立体化矫治网络的有益尝试,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探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矫正教育系)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