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一培训机构被指体罚员工“狗爬”,前员工称最多爬了50多圈,如果提离职单位会要求支付高额违约金,引发关注。
7月2日,发帖网友小包称,涉事公司是天津北辰区一家幼教机构,“狗爬”是体罚方式之一,“假如员工犯错误,会要求员工跪在地上像狗一样爬,必须双膝跪地,蹲着爬都不行,围着校区爬一圈。”
除了“狗爬”外,有员工做错事还会被罚400个深蹲,或被迫签“保证书”,承诺再犯就要赔偿公司一两万块钱。想要离职,老板就会用违约金来威胁,“两年内离职要赔偿公司两万元。”
对于上述行为,我国法律有哪些相关规定?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九百九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第九百九十五条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律师解读:
一、公民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公民人格权。在劳动合同关系中,一般用人单位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对于劳动者的权利保护不够。但本案中,强迫劳动者“狗爬”的案例,实属罕见。用人单位不仅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也侵犯了劳动者的人格权。
二、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侵害公民人格权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我国民法典对于公民人格权的维权和保护,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除非对员工有培训费用或者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适用竞业限制的规定,其他情况是不可以约定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因此,该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规章制度中关于员工离职支付2万元违约金的约定,是不合法的,也是无效的。因此,劳动者完全没有必要顾虑该单位霸道蛮横的无效“制度规定”,勇敢站出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用人单位应该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代社会早已不是“包身工”的时代,用人单位的老板也必须摒弃所谓的人身依附关系,树立正确合法的用人观念,充分尊重劳动者,给劳动者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开心的工作环境,才能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从长远看,唯有此,才能更利于单位的发展。
律师介绍:
孙宏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出版《民法总则精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析与重构》《网络安全法一百问》等专著和著作三本,发表文章十余篇。做过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商事案件,担任国有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多位律师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商事纠纷、信托、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疑难复杂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