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江苏徐州正以电商产业为纽带,构建青年创业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体系。当地“90后”青年宋超的创业轨迹,折射出贾汪区以电商生态培育为抓手,推动农产品价值链重构、区域品牌崛起的系统性探索。这一实践打破了传统乡村发展的资源桎梏,形成了“青年人才回流—电商模式创新—特色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贾汪模式”为苏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样板”。
逐梦电商:从校园到家乡的创业进阶
宋超的创业之路早在大学时期就已埋下种子。就读电子商务专业的他,于2012年微信兴起之际,敏锐捕捉商机,带领同学创立“食客购”校园派送平台,为师生配送零食、水果。此后,他在淘宝试水进口食品销售,自学店铺运营、美工设计,积累了扎实的电商基础。毕业后,宋超选择“杭漂”,从事销售工作的同时,利用杭州电商资源优势,积极参与行业沙龙以及培训,并在抖音初兴时,凭借一条咏春拳教学视频收获500万播放量,由此开启短视频创作之路。
2020年,宋超返乡。彼时,家中20多亩大蒜面临销售难题,他果断将目光投向抖音平台。早在2017年他便开始拍摄各种主题的短视频,一直没多少播放量,但他没有气馁,一直陆续更新。“2020年4月起,我坚持每天都发视频,终于在7月迎来转机——一条朴实的母子对话视频爆火,带来了惊人流量,一周内不仅将自家大蒜全部卖完,还帮忙销售了周边村民家的各种农产品。”宋超告诉记者,这次成功坚定了他深耕家乡农产品电商渠道的决心。
模式创新:从个体带货到产业赋能
2021年5月,宋超成立徐州极客农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线上销售家乡的土特农产品,从销售自家大蒜起步,逐步拓展至秋月梨、红薯粉条等贾汪特色农产品。他以达人身份帮农户带货,在赚取佣金的同时,潜心搭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完善采购、打包、售后等环节,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2023年是转型的关键,我实现从个人带货转向为企业提供电商服务。”宋超表示,最为成功的案例便是汴塘煎饼的团队组建。在他的指导运营下,两年多时间,汴塘煎饼不仅组建了成熟的电商团队,还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其荣获“2023徐州电商直播节暨电商直播技能大赛二等奖”便是对他当年成绩的肯定。去年底,当董宇辉带着“与辉同行”团队到达徐州为直播间带货选品时,汴塘煎饼从200多个参选品中脱颖而出。“10分钟66万元销售额、48000斤订单量的考验也接踵而至。”宋超告诉记者,流量是把双刃剑,能否接得住也是一个考验,“我们凭借成熟的供应链,通过预售、加班生产等方式,既保障了产品质量,又成功抓住流量机遇。这也是我们帮助企业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成果验证。”他与企业采用联创模式,以“结果付费”为原则,在抖音等多个平台运营,为企业打造长效电商运营能力。
如今,宋超将目光投向安全食材领域,在徐州开设线下门店,主打绿色有机食品。他坚持“检测合格才上架”,甚至自费为农户产品检测,以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尽管面临绿色有机食品价格接受度低的挑战,但他坚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银发群体等细分市场潜力巨大。
“我很高兴能以自己的特长为乡村产业振兴进行流量赋能。”同时身为“青耘中国”乡村振兴青年希望公益主播的宋超,正计划进一步探索“流量+实体”融合模式,深化电商服务,为更多企业组建电商团队,助力徐州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品牌走向全国。
政策护航:营商环境助力创业腾飞
宋超的成功,离不开徐州良好的电商发展生态与政策支持。当地政府针对电商创业推出系列补贴政策。宋超办公所在地青禾创业园作为汇聚青年电商人才的“摇篮”,以“聚项目、聚人才、聚文化”为定位,吸引众多“90后”创业者入驻,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浓厚氛围。园区内,宋超与同行交流经验、对接资源,其业务也辐射至贾汪猫砂等特色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在政策扶持下,徐州电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电商直播、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徐州近年来培育了多个电商产业园区,开展电商培训数千场,带动就业数万人,为像宋超这样的创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
从校园创客到乡村振兴先锋,宋超的故事是徐州电商创业者的生动写照。在政策支持与优质营商环境的滋养下,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用数字技术激活乡村资源,共同书写着徐州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2025年7月8日《消费日报》魏静 忽艳)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