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作为农业大省,江西省农业比重大、农村地域广、农村人口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近些年来,江西省坚持大抓基层、持续强基固本,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持续抓实深入摸排、回引人才、跟踪培养等工作,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目前,全省1.79万个村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已达4.1万人。
聚焦协同联动不够、靠基层抓培储等问题
县乡联动 精准评估
>>>全省100名县委书记和2669名党员县领导包联乡镇,全程主导、村村摸排;推动市委书记上手抓、向县委书记发放工作提示函、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包联县
“县委主要领导和挂点我们镇的县领导,13次来找我做思想工作,我很感动,决定回来。”赣州市信丰县西牛镇双溪村党支部书记曹建国,是江西国建汽车集团董事长、红旗汽车江西区域战略伙伴,回村后,他推动投资3亿元的露营项目落地双溪村,有力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江西省高度重视村干部队伍建设,省委组织部将培育储备工作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领航”必领题、述职评议必考题,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谋实培育储备、抓实培育储备。省委组织部部长深入22个县调研,带动市县乡村党组织书记身入心入,抓好统筹协调、难题破解、工作调度、任务落实,有效将工作责任导入“神经末梢”。市委书记逐县听汇报、提改进要求,市、县组织部向县委书记、党员县领导发提示函,持续督促履责,多轮调度推进,纠正问题偏差,直接督导县级抓好落实。
宜春市奉新县甘坊镇下村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邓怡玲(左一)走村入户。
“如何将村书记选得准、配得强,关键在于我们坚持县级党委主导、县乡联动,打破过去乡镇就村选人的局限,围绕村情实际来选人,选出能够带来产业、带动发展的能人。”赣州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卢余燕说。全省100名县委书记和2669名党员县领导包联乡镇,全程主导、村村摸排,访谈干部党员群众54万人,摸清村情民意、班子运行、书记履职、党员表现等情况,摸出初步人选5.7万人,排查矛盾问题3365个,确定换届重点难点村4549个。
开展精准评估,制定下发操作指引,从班子结构、年度考核、集体经济、群众评价等方面,细化量化10个正向、6个反向评估指标,按照摸排工作组初定、乡镇党委研究、县委审定的程序定档,全省“弱”的村班子占30.2%。省级对照评估结果,逐人研判拟留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将8860名存在能力不强等情形的列为拟调整对象。
毛江是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乡李家坊村的一名流动党员,在深圳一家电子科技公司任主管,一场座谈会为这个年轻人送去了返乡的“车票”。2024年9月2日,芦溪县领导带队赴深圳召开芦溪籍在深圳优秀人才座谈会,动员在外优秀人才返乡支持家乡发展。会上,县领导谈创业政策、说培育路径、话乡音乡情,毛江被深深打动,最终放弃高薪职位,成了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从事文旅综合设计的朱佳航、开办竹木加工厂的肖胜……如今,不少党员也和毛江一样,返乡成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奋进征程中,与家乡父老并肩战斗。
翻过一山,再攀一峰。今年,江西持续将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列入省级层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2025年工作要点》和全省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共性清单,与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加强跟踪调度、人选研判,通过推动市委书记上手抓、向县委书记发放工作提示函、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包联县等措施,持续推动各地聚焦拓宽人选来源渠道、强化跟踪培养锻炼、完善激励保障办法等方面攻坚发力、见行见效,不断提高人选质量,一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掘金行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聚焦视野不够开阔、人选质量不优等问题
典型引路 层层把关
>>>县委书记和党员县领导走出去,举办宣讲会,回引人才;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省级层面明确人选“五选”“十不选”正负面清单
最近半年多时间里,赣州市信丰县大塘埠镇羊马村的村民惊喜地发现,村道两旁装上了500盏太阳能路灯,违章建筑拆除了,150亩药材基地建起来了……羊马村的变化,归功于信丰县坚持五轮发动、“三顾茅庐”,把有情怀的本土企业负责人、高管请回村担任村干部,带领村民走出发展困境。
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头陂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符子强(左)向致富能手学习水稻种植技术。
信丰县是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重点跟踪联系县。江西坚持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支持,组织力量制定县级工作方案,持续指导做好全面摸排、上门引才、人选研判、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出经验、出成效。在信丰县召开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县有关负责人实地学习、现场观摩、交流研讨,推动各地借鉴信丰县做法,县委书记和党员县领导走出去动员、举办宣讲会,回引人才7641人,“三顾茅庐”请回企业负责人、公司高管、创业有成青年等2716人。发动教育、农业农村、共青团、工商联等部门推荐人才,组织优秀人选现身说法带动在外人才返乡……一系列务实、走心的回引人才措施有序推进,下深水找能人成为广泛共识、共同行动。
曾获中国企业创新优秀人物等荣誉的羊马村在外人才张步青,年收入千万以上,长期支持家乡发展,群众口碑好。挂点县领导、镇党委书记前期多次动员未果,县委书记专程赴湾区上门沟通交流,最终坚定其回村决心,张步青现已把企业交由家人管理,自己回乡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人选质量高不高,严格把关最重要。江西省坚持高线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省级层面明确人选“五选”“十不选”正负面清单,提出性别、年龄、学历等结构指导性意见,对能力强、业绩好、群众公认的村书记不搞年龄学历“一刀切”,着力把优秀人才选出来。对于摸排的人选,采取四轮研究、县级联审的办法,确定是否可正式成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层层筛选把关,确保人选质量。工作开展以来,省级督导81个县,指导36个县纠正问题偏差,推动拓宽选人视野、拓宽来源渠道、严格人选把关,把成熟可用的人选找出来、引回来。
上饶市广信区建立“一村一册”动态管理台账,联合纪检、政法、信访等部门开展联审,杜绝“带病培育”;吉安市按照“一县一库、一乡一册、一人一档”的标准,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纪实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全省各地对初步人选实行申报过关制,由党员县领导牵头初审、县委组织部会同乡镇综合研究、县级部门资格联审、县委研究确定,严格人选标准,将有负面情形人员挡在“门外”。
聚焦部分人选不熟悉村情、本领不强等问题
结对帮带 一线跟岗
>>>安排3.4万名乡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量身定制培养计划;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选育管用长效机制
“调解纠纷需要望闻问切”“发展产业得会把脉开方”……翻开南昌市南昌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徐青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他在县委党校培训班学到的工作“技巧”。
找到人是前提,育好人是关键。江西多措并举强化培养,帮助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尽快熟悉情况、提升工作本领。
——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镇兜底培训的方式,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市场营销等培训,全面提升后备力量综合能力。
——借鉴运用导师帮带制的经验做法,全省各地安排3.4万名经验足、能力强的乡镇干部与村党组织书记开展结对帮带,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通过“一对一、多对一”联系指导和培养教育,帮助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尽快熟悉农村工作、进入角色。
——坚持人在事上练,有针对性地安排村后备力量到乡村发展一线跟岗锻炼,目前,全省不在村级岗位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领办集体经济项目2450个、参与项目建设6930个。
九江市修水县山口镇来苏村后备力量在“共富市集”,参加助农直播现场比拼。
江西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在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建立健全选育管用长效机制,通过完善专业管理体系、差异激励机制、梯次晋升办法,增强岗位吸引力,提升村干部荣誉感。莲花县作为试点县之一,综合任职年限、评优评先、奖惩等情况,对村党组织书记评定职级,一年一评,优升劣降,职级升降与工资待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政策“组合拳”让村干部吃下“定心丸”。江西健全常态化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政策,2024年选拔招聘533人。抚州市黎川县为村级后备力量返乡定制项目包,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资金补助等资源要素上给予重点支持;宜黄县圳口乡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成立直播团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各地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既引得来,又留得住、干得好。
从传统村落的文旅新生到蔬菜大棚的科技赋能,从线上带货的助农声浪到山间步道的生态蝶变,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正在向下扎根、拔节生长,把实干担当写在乡村大地上。(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江西省委组织部提供)
(2025年7月4日《中国人事组织报》赣组轩)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