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宜春的胡女士(化姓)表示,6月9日凌晨2时许,她的儿子和同学骑电动车来到宜春贸易广场门口时被几名商城保安强行拦停,被囚禁在办公室进行殴打,时长达数小时,导致其孩子肋骨骨折及多处软组织挫伤。胡女士说,保安把他们误认为是前几天到商场盗窃的小孩,拿棍子殴打他们,要他们承认。两个孩子此前从未到过该商场,拒绝承认自己没做过的事情。
6月12日,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宜阳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5年6月9日,宜春市宜阳新区某商贸市场内发生一起保安人员对2名未成年人实施非法拘禁的案件。案发后,宜春市公安局宜阳分局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并于6月10日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一名违法行为人予以行政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此外,最近在重庆市璧山区也发生一起学生被老人用手铐铐住的事件引发关注。事因双方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生争执,老人情绪激动在下车后把学生铐住,附近居民劝说后老人把手铐打开,经调解双方均道歉和解。公安机关目前正对该案手铐来源展开进一步调查处理。
对于上述案涉及的非法拘禁未成年人的行为,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律师解读:
一、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更应得到优先保护。商场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权利非法拘禁未成年人,更不能对青少年进行殴打、辱骂。本案中,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非法拘禁罪,将面临刑事责任的处罚。
二、未成年人基于其自身成长阶段、思想认知水平、教育程度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言行。对此,我们坚持“保护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本着宽容和谅解的态度积极加以引导和教育。
三、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公安部关于严禁私自生产、销售、使用警械、警车、警灯、警用警报器和警服的通知》第一条规定:警械、警车、警灯、警用警报器和警服是国家规定的人民警察专用装备,除经特许批准的以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使用。上述学生被老人用手铐铐住案件中,公民个人持有和使用警械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律师介绍:
孙宏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出版《民法总则精解》《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析与重构》《网络安全法一百问》等专著和著作三本,发表文章十余篇。做过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商事案件,担任国有企业及多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法律顾问,团队成员多位律师具有法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公司商事纠纷、信托、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疑难复杂诉讼纠纷解决。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以“更好的公司法务律师”为发展目标,不断探索、优化独具特色的真正的“一体化管理运营”机制,成为在诸多业务领域有深度实践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