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

——江西于都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23 16:24:27 来源:《江西日报》 -标准+

禾丰现代农业产业园 祝福 摄

稻浪千重,瓜果飘香,田畴沃野话丰收;产兴业旺,乡村振兴,小康路上笑开颜。

近年来,江西省于都县紧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秀美的壮丽画卷,奏响了一曲城乡融合、协同共进的激昂乐章。

融出产业新活力 发掘乡村振兴闪光点

早晨搭好帐篷开启放松的一天,中午炭火炙着烤肉嗞嗞作响,下午围炉煮茶聊聊琐事,晚上仰望星空畅想生活……每逢周末,于都县禾丰镇大塆村便成了市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过去的大塆村虽有质朴田园风光,却因产业单一、基础薄弱,发展步伐缓慢。于都县精准把脉,果断投入大量战略资源,一场乡村蜕变之旅由此开启。

禾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富硒农业,着力打造精品西红柿和休闲农业品牌,包括麻芫村、大塆村在内的6个村共种植富硒西红柿、富硒蔬菜和兰花等8000余亩,带动老百姓增收。

产业发展不能墨守成规,唯有开放合作、延伸链条,方能行稳致远。为此,该县积极促成禾丰现代农业产业园与江西都夏园公司建立合作,如同“鲶鱼效应”,激活了当地产业的“一池春水”。村企携手,对果园实行精细化、现代化管理,产品品质实现飞跃。富硒西红柿成功荣获第六届江西“生态鄱阳湖 绿色农产品”博览会产品金奖,贴上“绿色优质”标签,打入更广阔市场。

随着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园旁的包装车间拔地而起,现代化设备有序运转,对刚采摘的鲜果进行筛选、清洗、包装,降低损耗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旅游设施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观景步道蜿蜒其间,游客可穿梭桃林,赏景尝鲜;休憩亭阁错落有致,供人歇脚品茗。此外,禾丰兰花小镇兰花文化旅游节举办,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年均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乡村旅游热潮汹涌,第一产业顺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华丽转身,填补产业链空白,绘就“春赏花、秋摘果”的生动图景,让禾丰兰花小镇成为周边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不仅如此,于都县投资10亿元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示范园区项目,恰似一颗蓄势待发的“产业新星”,全面提升了蔬菜产业基础设施水准,从规模化种植、智能化管理到冷链物流配送,全链条优化升级,成为全县又一产业融合标杆,持续为乡村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探寻创新驱动力 开拓产业升级新赛道

近日,在于都县新陂乡蔬菜基地,来自新陂乡中心小学的学生,正穿梭其间,识蔬菜、学农事、悟农耕文化,在泥土芬芳中增长见识。

过去,于都县新陂乡蔬菜基地采用传统种植销售方式,不仅收益平平,有时候还因为没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大批蔬菜烂在地里。当地积极推行“校农结合”模式,新陂乡中心小学与当地蔬菜基地合作,让“菜园子”直通学校食堂“餐盘子”,在保障学生饮食健康的同时,又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学校承包我们村里的蔬菜基地,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土地租赁收入,也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的场所,实现了双赢。”新陂乡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土地产出蔬菜,更“长出”知识与文化附加值,增加了村集体年收入,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教育、村民增收多赢局面。

创新,宛如农业发展的“基因密码”,在于都县被不断解锁、重组,孕育出全新发展动能。

在梓山镇潭头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富硒黄瓜、富硒西红柿等品种相继推出,物联网设备遍布田间,土壤湿度、肥力、病虫害等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遥感监测卫星高悬,精准“扫描”作物长势,为农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托海量数据搭建的智慧数字化农场管理平台,如同“农业大脑”,一键操控灌溉、施肥、温控等环节,让农业生产告别“看天吃饭”“凭经验行事”,迈入智能化、精确化新赛道,农产品品质过硬、产量攀升,成为市场宠儿,为全县农业现代化转型立起“风向标”。

绘就城乡新画卷 构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段屋乡寒信村,藏于于都县山水间的“璞玉”,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这里曾经是赣州东部六县水路航运的必经之处,村里有古寺庙、古祠堂、古门楼、古戏台、古接官厅、古拱桥、古宅院、古店面排屋等建筑,往昔却因交通不便、设施滞后,导致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

当地以城乡融合为“画笔”,开启雕琢之旅。新修步道似灵动“丝带”,蜿蜒于山峦与田园之间,串联起各处景点;结合乡村振兴、以工代赈等项目对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实现水电通达、网络覆盖,乡村与外界“无缝对接”。

不仅如此,立足自然资源与现代需求,寒信村巧辟蹊径,构建“生态循环种植养殖+农业休闲旅游+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三位一体模式。农田里,生态循环系统高效运转,养殖废弃物化作肥料滋养作物,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反哺畜禽;农舍旁,农家乐炊烟袅袅,游客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事乐趣;研学基地内,学生们亲近自然、研习农耕,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一模式深挖乡村多元价值,农田功能延伸,成为休闲、研学“打卡地”,农产品附加值激增,乡村人气爆棚,为城乡融合打造“可复制、能推广”典范,吸引周边乡村纷纷“取经”效仿。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寒信村大力推进村(社区)小游园建设工作,今年已先后在杨屋组、圩上组等地,成功打造了3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游园,使村(社区)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家门口就有小公园,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家住寒信村的谢晓莲笑着说。

俯瞰于都大地,山峦叠翠、花满村庄,产业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振兴足音铿锵。面向未来,于都县将加速朝着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富民强村与乡村文明相互融合、基层建设和治理创新同步提升的乡村振兴之路大步迈进。

(2025年5月23日《江西日报》祝福 梅锋)

编辑:吴攀